綠色郵政車在蜿蜒山路上前行,路面做了硬化,寬闊平坦。
眼下正是電商促銷旺季,包裹多了起來。這幾日,顏雄偉主動加班,連周末都上山派件。他是廈門郵政分公司的一名郵遞員,負責的區域為同安區蓮花鎮9個偏遠山村。
昨日早晨7點50分,他先到同安區城南路的營業部,整理當日的信件包裹;8點半左右,啟程前往山上派件。下午4點半左右,他回到了營業部。途中,他還繞到山下的快遞驛站,幫村民捎快遞上山。
9個村,150公里山路,僅花費約8小時,一天的派件行程就結束了。之所以能這么快,除了合理規劃路線,午餐就在車上啃面包外,顏雄偉說,這還歸功于一些新變化:全線硬化的水泥路,“上崗”不久的郵政汽車。而且,工作日每天派送,郵件沒有囤積。
這只是我市農村郵政服務提檔升級的一個縮影。日前,我市實現所有建制村郵政普遍服務周投遞頻次5次以上,位居全省第一、全國前列。這背后,蘊藏著諸多改革新舉措。比如,加大對一線郵遞員的派件補貼,統籌推進農村綜合便民服務站建設,推動農村投遞汽車化進程,深化“公交+郵政+快遞”合作……
這也帶來一系列連鎖反應:郵遞員派件更有動力,偏遠鄉村的居民收件更快,特色農產品以更快的速度“飛”出村……連日來,記者跟隨郵遞員到山區派件,感受鄉村郵政服務升級帶來的新氣象。
派件有動力 郵遞員收入補貼雙增長
“老人家,您的掛號信到了”“小李,這個包裹您簽一下名”……昨日上午9點左右,顏雄偉就抵達蓮花鎮內田村,將郵件包裹送到村民們手中。“咔嚓!”在手機工作軟件拍照打卡后,他再次發動車子,前往下一個村居。
一抹“郵政綠”,沿著蜿蜒山路,勾勒出派件路線:從蔗內村、內田村,到上陵村、羅溪村,綠色郵政車一路向上,途經白交祠村、軍營村,而后借道泉州安溪大坪,來到尾林村、水洋村,最后抵達小坪村……顏雄偉開車輾轉于高山之間,沒走回頭路,將60個件逐一送到目的地。這里頭,有報刊、信件,也有包裹、快遞。
“以前,一個人一天跑9個村,一周送5次,那是完全不敢想的。”顏雄偉告訴記者,以前摩托車派件速度慢,僅蓮花鎮9個偏遠山村就需要3個代投員分攤,一周只派送3次。“今年,為了將投遞頻次增加至一周5次,公司在蓮花鎮偏遠山村投入了一輛汽車。派件更快了,一個郵遞員、一輛車,就能包攬。”
顏雄偉告訴記者,蓮花鎮19個行政村,其中9個位于偏遠山區。這9個偏遠山村的郵件,如今都由他派送。這還是他爭取來的——今年,顏雄偉向公司申請,從業務管理崗轉到一線當郵遞員,恰好分配到同安區祥橋營業部,開始承擔這9個偏遠山村的派件任務。
從坐辦公室,到在戶外奔波,跑的還是偏遠山區,豈不是更累了?“我喜歡無拘無束,還是在一線自由些,而且現在的條件已經好很多了。”顏雄偉笑著說,現在改汽車派件,更輕松。進村道路也都做了硬化,寬闊且平坦,安全更有保障。而且多了補貼,收入增加不少。“原先3個代投員分攤派件,每人每月工資兩三千元。現在一人派件,工資、五險一金加上補貼,月收入近萬元。”
今年以來,我市致力于提升農村郵政普遍服務質量,率先全省實現年內全市周五次以上投遞頻次的建制村比率達到100%的目標。
“增加投遞頻次,意味著增加一線郵遞員的工作量。考慮到這一點,我們加大補貼,核增攬投汽車,并且優化專投道段投遞方案,提升郵遞員積極性和派件效率。”市郵政管理局普遍服務處相關負責人表示,一系列措施取得明顯成效。
目前,全市147個建制村中,郵政普遍服務周投遞頻次7次的有128個村、周投遞頻次5次的有19個村。農村道段汽車化率達71%,原有8條線路優化為5條線路,日節約里程約21公里。
快件快起來 郵政驛站共享更便民
“剛在網上下單,這么快就收到了!”昨日,蓮花鎮蔗內村,村民老陳從顏雄偉手中接過油菜花種子包裹,臉上露出了笑容。
油菜花是蔗內村的傳統種植產業,是當地村民重要經濟收入來源之一,村里每年種植油菜花約350畝。眼下,恰逢油菜花播種季節。“以前,我都騎車到山下的農副產品店買種子。現在,郵遞員每周一到周五都來,周末也常來送件,那還是網購更方便!”老陳笑著說。
郵政投遞頻率增加后,收件時效有了保障,網購的人也多了。“偏遠山村以老年人居多,很多人的子女在外工作,會幫長輩網購生活用品、保健食品。自從投遞頻率增加之后,我們明顯感覺派件量多了起來。”顏雄偉告訴記者,尤其是報紙書刊,都是優先派送,訂閱量隨之增加。小坪村黨員老洪告訴記者,最近,他就學會了在網上買書,“經常隔天就收到了,小顏每次都送上門,還幫我搬到家里,很貼心!”
跟隨顏雄偉派件時,記者注意到,信件、特殊快件等郵件派送到戶,而普通包裹、快遞,則統一投放在郵政驛站。這些郵政驛站還開放給其他快遞品牌共用,成了農村寄遞物流的綜合服務站。“目前,偏遠山村一般只設郵政驛站,其他快遞品牌的驛站大多設在山下的村里,有時上山經過,我也會順便把其他家的快遞捎上來。”顏雄偉說。
蔗內村的郵政驛站,依托村里的“蔡麗榮日用品商店”而建。今年,這家郵政驛站新增了申通、極兔、中通等品牌的快件,快件量迅速增多,每天都有二三十個快件。驛站老板蔡麗榮說:“進站的快遞多了,原先的一個架子已經放不下了,我打算將旁邊這個閑置的房間清理一下,多裝幾個架子,既安全,又方便村民們取件。”
如今,遍布偏遠鄉村的郵政驛站正成為快遞進村的“橋頭堡”——我市鼓勵郵政驛站開放使用,郵政與快遞合作的模式,既避免了各大品牌重復建站,又方便了村民取件,無需多個地方來回跑。
目前,我市147個建制村的快遞服務覆蓋率達100%,“郵快合作”建制村覆蓋率達72%。通過“郵快合作”,今年截至11月中旬,廈門郵政分公司快遞進村郵件累計276萬件,郵政代投業務量累計225.39萬件,成為快遞進村的有力渠道。
特產“飛”出村 助力偏遠鄉村增收
“多虧了郵政快遞和公交合作的模式,村里的土特產才能更好地走出去、拓寬銷路;同時,消費者也能買到真正新鮮、優質的農產品,實現雙贏。”軍營村郵政驛站負責人蘇銀坂感慨道。
近段時間,又到了軍營村村民最忙碌的時候。適逢“雙十一”“雙十二”,村里的高山茶、菜干、地瓜干,迎來新一輪發貨高峰。不僅是軍營村,蔗內村的米粉、內田村的蘆柑、上陵村的稻米……如今,經由“公交+郵政+快遞”線路,我市偏遠鄉村的農產品,也能以最快速度“飛”出村。
“以前,物流不方便,只能每周拉滿一車貨物下山,到距離村子幾十公里外的蓮花鎮發貨,再順道把大家的快件帶上山……”蘇銀坂說,現在情況大不同了,他至今還記得2020年自己接到的那通電話:“老蘇,明天交郵公交試運行”——2019年年底,在市郵政管理局和市交通運輸局協調下,軍營村設立了郵政驛站,并利用已有的606路公交車,開通了“公交+郵政”專線。
從那時起,沿X416往返于軍營村與城區之間的606路公交車,有了新使命:它載著大大小小的包裹,讓土特產“飛”出村,也帶回來自四面八方的包裹,滿載村民的期盼。
“最開始,公交車每天只運三四件包裹,現在每天有好幾十件。”606路公交車駕駛員老劉說,現如今,中通、韻達、極兔等快遞企業都來了,這條線路已發展成“公交+郵政+快遞”的融合運行模式,越來越熱鬧。
記者了解到,目前,通過復用公交線路資源,全市已有4個客貨場站開展“公交+郵政”合作,共有交郵合作線路5條,覆蓋同安區蓮花鎮、汀溪鎮和翔安區內厝鎮、新圩鎮4個鄉鎮。
如今,這個數據仍在增加,融合路網也越“織”越密——今年以來,集美黃地村正式開始公交與順豐的“交快”合作,“內厝車站—鋤山村”交郵合作線路即將加入圓通等其他品牌快遞,升級為“公交+郵政+快遞”合作線路,“BRT同安公交場站-金光湖站”線路將接入申通快遞,成為新的“交快”線路……
道路越來越平坦,路線越來越完善,隨著郵政、快遞、公交的加快融合,未來,還將有更多特色農產品搭上“順風車”,跑出鄉村振興“加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