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光秀麗、植被豐富
四面雪山環繞,杜鵑花木成林
這樣的西藏你見過嗎?
地處高原、環境惡劣
夏季泥石封路,冬季大雪封山
這樣的郵路你走過嗎?
一條郵路如何拉近與村民的距離
如何提升邊境地區群眾的幸福感
讓我們跟隨投遞員一起
走上高海拔原始雨林的
最“美”郵路
在洛扎縣郵政分公司裝車結束后,采訪組與投遞員頓珠一同前往拉郊鄉。
在車上,頓珠顯得格外高興。“哎呀,平時都是我自己,今天有帥哥美女陪著聊天,2個多小時的路程一點兒也不會寂寞了。”
“不管有多少郵件咱們都送嗎?”
“是的,只要有郵件,我們當天都會配送,而且在鄉和村,只有郵政會送到村民手中。”頓珠自豪地說。
經過2個多小時的“魂飛”山路,郵車順利抵達拉郊鄉。
卸車之后,投遞員羅布多吉為第二天邊境村郵路投遞工作做起了準備。
第二天9:00,整理好拉郊鄉和德瑪龍村(與不丹接壤)等邊境村的郵件后,羅布多吉開啟了一天的工作。
步行10分鐘,羅布多吉來到拉郊鄉政府,將《人民日報》和郵件送達后,便驅車前往德瑪龍村。
德瑪龍村地處原始森林,植被茂密,景色宜人,看似優美的道路,實則崎嶇難行,煙雨迷蒙,連綿的細雨,看不到停的跡象,雨霧嚴重阻礙著視線;濕滑的地面也讓郵車舉步維艱。山脈蜿蜒起伏,道路百折千回。看著穩如泰山的羅布多吉,置身車內,深感天旋地轉的記者不禁發問:“您不會暈車嗎?”
羅布多吉告訴記者,2005年剛從事這份工作時拉郊鄉山里道路還沒修,都是徒步送件,一走就是8個多小時,對體力消耗很大,山路狀況差,時常遇到惡劣天氣,摔幾個跟頭在所難免,因雪崩在山上滯留一兩天,也是常有的事。“現在都修了水泥路,雖然彎路很多,但是現在都是用汽車投遞,速度快的嘞!”
“羅布師傅,您在投遞路上有沒有遇到過特別危險的事情?”高原反應不斷的記者喘著粗氣問道。
“哎呀,這大山‘陰晴不定’的,泥石流、雪崩是常有的事兒。前些年暴雨不斷,道路被沖毀,其間報刊、信件、包裹都是利用馬匹穿過森林、翻越大山投遞的。有時還會遇到豹子、狗熊嘞!”
“啊!?那您不害怕嗎,是怎么擺脫它們的?”
“害怕呀,但是我背著黨報黨刊和老百姓的郵件,不能延誤呀,我就大聲唱歌,在氣勢上嚇跑它們!”羅布多吉堅定地說。
細雨連綿,道路濕滑。一路顛簸,提心吊膽,兩個小時后,郵車來到了德瑪龍村,藏式的建筑群整齊排列,五星紅旗懸掛在每戶大門上,沿街墻上張貼著“黨的光輝照邊疆 邊疆人民心向黨”等標語。
羅布多吉在村郵站整理郵件時,村委書記伍金次仁注意到了我們采訪組。“這是我們中國郵政報的記者,過來宣傳我們的!”羅布多吉自豪地介紹。
“歡迎歡迎啊,這些年郵政可是幫了我們大忙。之前郵路沒通的時候,郵件只到縣里,取郵件需要四個小時,遇到極端天氣,時間就更不固定了。現在郵路通了,郵件能直接送到村民手里,即使道路施工,也沒延誤過,村民看到郵車都會跑過來看看有沒有自己的郵件。”伍金次仁熱情地說。
在為德瑪龍村村民卓瑪次仁投遞時,記者聽到了來自村民的聲音:“我們這兒地處邊境,以前買東西路途遠、成本高。郵路通了,可以在網上買,省錢的同時還能送到家里,我們現在的幸福指數直線上升嘞!”
在返回途中,記者問羅布多吉:“您每天行駛在充滿‘不確定因素’的郵路上,遇到極端天氣回家時間不固定,陪家人的時間也不多,家里人沒勸您換個工作嗎?”
“我愛人很支持我干投遞工作,19年來她總說‘家里的事是小事,老百姓的事是大事’,我是黨員,就是為民服務的嘛。”
正是因為有羅布多吉這樣扎根基層、牢記初心、不負使命的鄉郵員用心付出,才讓郵政的三級物流體系在縣鄉村“洛”得更實,讓郵政品牌在邊境村民心中“扎”得更深。
“近幾年,國家對邊境村的關注度特別高,村容村貌得到了大大改善,旅游業為鄉里帶來了不少經濟收入。郵路的打通,是連接我們與外界的橋梁,幫助工業品下鄉、農產品進城;對于貸款業務,也給予我們很大的政策支持。鄉村的飛速發展,村民的幸福感不斷提升,都離不開郵政。”拉郊鄉黨委書記王典文向記者介紹說。
“在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的指引下,西藏自治區郵政管理局與區郵政分公司積極部署,聯合下發了工作方案,我們一共624個邊境行政村、138個邊境自然村,均實現周三班以上投遞頻次。下一步,我們將以堅定的決心和毅力推進邊境村郵政服務普遍覆蓋通郵工作。”西藏自治區郵政分公司市場營銷部經理仁青介紹道。
邊境村通郵工作
是助推鄉村振興
實現共同富裕的強大引擎
它不僅為當地農牧民
提供了便捷的郵政服務
也為鄉村經濟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