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杭州市余杭區黃湖鎮青山村郵政快遞分揀中心來了一輛特殊的“快遞車”。待車停穩后,分揀員迅速將打包好的快遞包裹搬運到車門旁。
“這班要送的快遞都全了吧,沒問題就簽單子了。”司機師傅一邊把包裹搬上車,一邊對青山村郵政快遞分揀員說。隨著交接單簽字完成,這班“客貨郵”公交專車載著當天的快遞任務發車了。
據悉,這條黃湖公交站—交界村(公交2590)專線主要以公交客運為主,便利山區老百姓出行。同時,為了進一步解決農產品進城、工業品下鄉“最后一公里”問題,該專線采取“客貨郵”融合方式,通過公交車把電商快遞件帶到沿線村莊群眾的手里。
公交載著快遞包裹下鄉進村、出村進城。余杭交通供圖
近期,杭州市余杭區“客貨郵”融合發展線路正式開行。越來越多的郵件快件“坐”著公交下鄉進村、出村進城,通過交郵聯運、客貨郵融合發展,樂了百姓、富了鄉村。
“我們將充分發揮交通運輸行業黨委優勢,推廣客運車輛代運郵件快件和小件農產品,完善客貨郵協同發展機制,讓群眾享受交通運輸和郵政快遞業發展成果。”余杭區交通運輸行業黨委主要負責人介紹。
經過實地調研,2590公交線路一天共發5班車,除上午首班車和晚上的末班車客流會相對多一些之外,中間班次的客流只有零星幾人,公交車有很大的富余空間可以用來帶貨。
“之前拿快件要去鎮上,現在方便了,快件搭公交直接到村。”青山村一位村民說,“郵政快遞價格便宜,司機服務態度也好。”在客流低谷時段利用車輛富余裝載空間,將快遞交由城鄉公交車輛代運代投,把快遞包裹從鄉鎮的郵政所經分揀后放到公交車上指定位置,再按照原先線路和班次將快遞包裹送到途經的每個村,并經停公交站點,實現送件、載客兩不誤。
設置專門的郵件交接存放處。余杭交通供圖
“以前,我投遞完轄區村內的快遞,時間就已經很晚了,‘客貨郵’項目推開后,我的投遞壓力減少了,有更多空余時間去宣傳和攬收,讓村民郵寄包裹更快、更方便。”青山村快遞站點的李師傅說,“客貨郵”專線的推廣,實現了農產品直接在村口封裝、發運,大大減少了中間環節和物流成本。
“這里是村委的房子,邊上就是老年活動中心,場地大,方便車輛進出,正好可以好好利用起來。”虎山村驛站管理人員說。快遞收寄往往需要具備場地、設備、人工等要素才能完成,要實現在村口就能享受寄遞服務,這些要素必不可少。在推進“客貨郵”的同時,當地深入挖掘農村潛力,整合交通站場、小賣部等資源,建設“客貨郵”綜合服務站點,既帶動了物流、客流、資金流,又激活了農村“沉睡資產”,有力支撐了農村物流寄遞體系建設。
司機搬運“客貨郵”專用袋。余杭交通供圖
“以前發貨要費大半天工夫從村里搬運到鎮上,現在在村里‘秒發’,小件門口直接上公交車,省時省工省錢,為我們的農產品進城打下了很好的基礎。”在王位山村農村物流點,農民嚴師傅正在裝卸新制的筍干,“往年為了把這些貨賣出去還要跑去鎮上,現在可好了,小件我們走上幾百米就可以寄貨了,方便又省錢。”他表示,通過到農產品源頭產地直接封裝、發運,大大減少了中間環節和物流成本。
王位山村黨組織書記單利平補充道:“我們村里不僅有筍干、茶葉,還有很多土雞蛋等生鮮農產品需要運出去,從山里運輸出去成本高,現在‘客貨郵’融合之后將大大提高我們農產品的運輸速度和頻率。”
“客貨郵”專線打通了快遞從鄉鎮到村莊的“最后一公里”,運走了優質的農特產品,拓寬了農民的增收渠道,也釋放了農民群眾的消費潛力。
截至目前,余杭區在轄區12個鎮街建立綜合物流站,現有107個農村物流點,開通“客貨郵”融合發展合作線路1條,新建農村物流服務點2個。余杭區徑山、黃湖、百丈、鸕鳥四鎮的農村物流點從原先的8個調整為15個,進一步暢通了農村物流。
鄉村土產通過物流點運輸出山。余杭交通供圖
“我們將進一步完善物流配送體系,繼續優化調整農村物流點,建立農村客貨郵融合發展長效機制,不斷擴大農村客貨郵融合覆蓋面,切實增進民生福祉,助力西部富美,助推余杭區經濟高質量發展。”余杭區公路與運輸管理服務中心客貨運科長李純力介紹。
相關負責人表示,余杭交通以“客貨郵”融合發展為抓手,堅持路運并舉、客貨兼顧、運郵結合、交游融合,完善城鄉交通基礎設施,補齊農村物流發展短板。同時,進一步打通農產品進城“最初一公里”、工業品下鄉“最后一公里”,實現配送信息數字化、服務流程規范化、網點運行可視化,暢通城鄉經濟循環,為余杭建設杭州城市新中心、助力共同富裕注入交通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