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部鎮郵政支局負責人饒軍和公交車司機交接郵件。□鐘鵬 攝
6月6日,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林西縣統部鎮大馬金溝村的李女士頻繁收到快遞取件通知信息,她購買的生活日用品被陸續送到了家門口的村委會。“真是越來越方便了,速度也越來越快了!”李女士樂呵呵地說,“自從感受到網絡購物的快捷,我現在也成了‘剁手黨’。”大馬金溝村是距離統部鎮最遠的建制村,目前,郵件配送基本實現從林西縣到該村便民服務站點“當日達”。時限的大幅縮短主要得益于赤峰市郵政分公司聯合赤峰市交通運輸局、赤峰市郵政管理局等單位推行的“客貨郵”項目,通過政府主導、多方資源融合,逐步構建起人享其行、物暢其流,內聯外通、客郵兼顧、高效便捷的鄉村快遞物流體系。
延伸“最后一公里”
中午是統部鎮郵政支局負責人饒軍和業務員孔靈敏一天中最忙的時候。他們接卸完從林西縣發運來的郵件后,一刻不停地按照不同目的地將郵件重新裝袋、打標簽,待通往農村的公交和客運班車一到,就將郵件裝車送往農村客戶手中。
2月下旬,統部鎮依托村村通公交的線路資源和郵政村村通郵的末端便民服務站點,融合郵政、中通兩家快遞運輸網絡,先行先試,開通了兩條“客貨郵”融合線路,利用客運車輛將進村郵件運輸至轄內14個村級便民服務站點。
隨著“客貨郵”項目的推進,饒軍的工作內容有了新的“時間表”。為了在中午前趕回支局發運郵件,他將下鄉出發時間提早了1小時。與此同時,為便于郵件接收環節的無縫銜接,他們根據客運車和公交車行駛路線圖,對末端便民服務站點布局進行了重新拓展和調整,形成了以村委會為核心的站點矩陣。在此基礎上,林西縣郵政分公司通過“郵E自提系統”為新增末端站點開設了工號,并就系統功能使用對員工進行了培訓。
“目前,郵政在末端站點建設、物流體系建設、郵快合作、信息系統兼容等方面具備了一定的經驗。通過政府主導、郵政配合、多元融合,依托‘客貨郵’項目,進一步優化農村寄遞服務。”林西縣分公司寄遞專業負責人吳桐介紹。目前,快遞包裹由公交和客運車輛代運,黨報黨刊、文件信函依然由郵政投遞員配送。郵政寄遞和客運網絡雙線聯動、互為補充。目前,統部鎮規劃了“客貨郵”線路4條,投入車輛5輛,建立村郵站14個,確定分揀員3人、村郵員14名。
內蒙古自治區交通運輸廳運輸服務處領導日前在統部鎮實地調研時說:“‘客貨郵’運行項目在融合農村客運、貨運、快遞發展,以及統籌解決村民出行、物流、郵寄等民生問題上具有重要意義。要創新‘交通運輸+快遞物流+農村社區’物流運作模式,加快推進村鎮級投遞整合,推動實現快遞進村、山貨進城、就業富民。”
暢通“最初一公里”
“我們把‘客貨郵’合作作為推進快遞下鄉、服務鄉村振興戰略的有效抓手。目前,已形成了相對穩定的合作模式,也受到了群眾的廣泛好評。”赤峰市克什克騰旗郵政分公司辦公室經理劉瑞岐告訴記者。
克什克騰旗位于赤峰市西北部,地域遼闊,轄11個蘇木(鄉鎮)、2個旅游開發區、2個街道辦事處。其中,偏遠農村占比達60%,投遞里程遠,鄉鎮之間距離近百公里。為有效解決農村投遞基礎弱、布局散、鏈條長等問題,自2009年開始,克什克騰旗分公司與經棚鎮客運站探索合作模式。郵政快遞由郵運車輛統一代運至經棚客運站,客運站安排專人與郵政對接,分類分批將郵件送至各蘇木(鄉鎮)網點及農村便民服務站,上行郵件也委托客運車輛返程代運。這一做法有效暢通了工業品下行和農產品上行的雙向物流通道。
據統計,克什克騰旗客運車輛年均代運上下行快遞量近30萬件。對于地處偏遠、出行不便的農牧區,“客貨郵”融合不僅將郵政包裹直接送到了百姓家門口,極大地滿足了村民日益增長的網購需求,也創造了更加便利快捷的條件,讓當地的肉食、奶制品等農特產品搭乘公交車出村進城。
“以前,我投遞完14個建制村的郵件,時間就已經很晚了;‘客貨郵’項目推開后,我當前的投遞壓力減少了,有更多的空余時間去宣傳和攬收,讓村民郵寄包裹更快、更方便。”饒軍告訴記者。
據赤峰市郵政管理局有關負責人介紹,圍繞農村三級物流體系建設,林西縣將致力于打造綜合交通樞紐項目,有效聚合客運、公交、物流三大板塊,構建深度融合、共享共贏的“客貨郵”融合發展模式。依托該項目,建設運營共配平臺和農產品上行平臺,實現快遞進村、山貨進城、拉動消費,“客貨郵”共贏的發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