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有一個紅色包裹。”日前,在畢節黔西市鐵石鄉“交郵融合”寄遞共配中心,村民高文旭在“取件神器”上輸入電話號碼后四位后,貨架上的一個包裹燈條立即閃起紅光,并發出提示音,整個取件過程不到一分鐘。
為加快縣鄉村三級物流體系建設,打通“農產品進城、工業品下鄉”雙向流通渠道,2021年8月,省交通運輸廳、省郵政管理局等部門聯合印發《關于確定“交郵融合+”發展示范縣的通知》,依托客運場站等資源,推動交通運輸、郵政、快遞資源深度融合發展,讓城鄉物流“雙向奔赴”更暢,助力鄉村振興。
全省各地“交郵融合+”發展示范縣通過在縣級層面打造了“交郵融合”寄遞共配中心,在鄉鎮層面打造了“交郵融合”鄉級寄遞共配中心,在便民服務店設立了“交郵融合”服務站,打通了農產品進城“最初一公里”和工業品下鄉“最后一公里”。
盤活資源 建立集散共配中心
近日,記者走進“交郵融合”黔西市寄遞共配中心看到,隨著郵車駛入場區,在全自動分揀線上,批量包裹在恒速傳送帶上疾馳,包裹經過自動掃描識別,走到要送達的目的地格口時,便立即自動滑入。
“畢節獲得省交通運輸廳交郵融合示范縣建設資金補貼55萬,主要用于縣級寄遞共配中心、鄉鎮中心、村級站點的升級建設,通過一系列改造,解決了分揀難度大、站點選點難、標準不統一等問題,使縣鄉村三級實現操作便捷化、運行高效化、站點規范化。”畢節市三級物流體系建設專班負責人余江說。
按照“資源共享、多站合一、功能集約、便利高效”思路,因地制宜完善縣、鄉、村三級物流網絡節點建設也是遵義市習水縣推進“交郵融合+”工作的重要舉措。
習水縣將城西客運站部分停車場改造提升為集商品集散、運輸倉儲等服務為一體的縣級綜合快遞物流共配服務中心,引導和支持相關企業入駐,共享場站資源,實現郵政快遞分揀倉儲、中轉分撥、集中派送等業務的集中辦理。
“目前,縣級綜合快遞物流共配服務中心可實現習水縣所有快遞品牌郵件的集散、分揀、處理、倉儲、共配以及農產品上行運輸集散交互功能,每日可處理超過10萬件郵件。”習水縣榮創電子商貿有限公司董事長倪珊告訴記者。
商超模式 激活農村消費市場
“老羅,取快遞!順便再拿2瓶米酒。”日前,畢節黔西市“交郵融合”油沙坡村綜合便民服務站內,負責人羅安林忙著將村民的包裹出庫,另一邊,他的妻子正在給結賬的村民找零錢。
“為了持續開展‘快遞進村’工作,我們選擇商超進行合作,打造‘網點+站點’服務村級群眾的經營模式,打通了農特產品上行的‘最初一公里’。”黔西郵政總經理唐健介紹。
在遵義,習水縣通過整合郵遞企業及商超流通優勢、交通運輸企業集散運輸優勢和電商銷售渠道優勢,推出集快遞、電商、超市為一體的“交郵融合+新零售”服務品牌——“初心快超”,將其作為農產品上行和工業品下行的末端服務站點。目前,習水縣共有“初心快超”門店100個,超市平均日營業額900元左右,共計帶動就業近400余人。
“初心快超除了快遞專區外,還設有本地農特產品專柜,出售習水縣本地麻羊、苕絲糖、豆腐干等農特產品,疊加快遞服務后,人流量較傳統超市增加60%以上,這種以快遞人流連帶效應,拉動超市銷售的模式轉化率高達40%以上。”倪珊說。
降本增效 精準助推“黔貨出山”
正安通過對新能源汽車充電基礎的建設,打造了“交郵融合+”發展新模式,通過加強對物流基礎設施的綠色化建設,促進降本增效,進一步降低商品流通成本。
“去年5月,正安縣完成19個鄉鎮充電站的建設,截至目前,充電站充電量累計超200萬度,運營收入達293.3萬元,節約成本越1000萬元。”遵義交郵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吳國軍說。
此外,依托“交郵融合+新能源”搭建的物流體系,正安還創新打造了“公司+生產企業+基地+農戶”新模式,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方式助推“黔貨出山”,目前已簽訂3000萬元茶葉訂單。
畢節在259個郵政便民服務店設立了“交郵融合”服務站,進一步完善農村電商網絡,助力“黔貨出山”。
“在當地交通運輸局及地方政府大力支持下,我們免費使用兩個車站場地,在此建立‘交郵融合’示范鄉鎮中心,穩步推進該項工作,目前,黔西郵樂縣館、黔郵鄉情在銷售商品85個,銷售商品3582件,銷售額71640元。”唐健說。
“交郵融合+”,通過資產盤活、資源整合構建縣鄉村三級物流體系,讓農村物流的“神經末梢”更加暢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