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初,春回大地,正是各地春耕備產的大忙季節。記者來到廣東清遠粵筍有限公司第一期麻竹筍項目生產現場,新建的8000平方米廠房寬敞透亮,酸筍、即食筍的兩條標準化生產線整齊地擺放其中。一期項目建成后,麻竹筍加工數量可達1萬噸。
清遠市西牛鎮郵政支局負責人鐘淑毅告訴記者,為更好地服務當地的麻竹筍產業,通過政府牽線,郵政積極與當地龍頭麻竹筍企業對接,參與西牛鎮麻竹筍產業強鎮項目的創建工作;通過先建后補的方式,在西牛鎮寄遞共配中心建設恒溫保鮮倉庫、農產品包裝加工生產線,為當地筍農提供包裝設計、加工等服務。同時,與廣東粵筍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英德華筍食品有限公司成功簽訂寄遞合作協議,打通了農產品進城“最初一公里”,讓村民盡享郵政便利服務,真正嘗到鄉村振興帶來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把產業振興作為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積極延伸和拓展農業產業鏈,培育發展農村新產業新業態,不斷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為助力鄉村振興,集團公司提出了“中央有號召、央企有責任、郵政有能力、農村有需求、發展有前景”總體行動要求。廣東省郵政分公司積極貫徹落實中央及集團公司戰略部署,聚焦提升農村寄遞網絡能力、村級站點建設運營和郵快合作上規模等關鍵環節,加快健全三級物流體系,打通農產品進城“最初一公里”和快遞進村“最后一公里”,增強郵政在農村地區的網絡優勢和品牌影響力,鞏固郵政在農村市場的主導地位。
打造“英德樣板”
清遠市是廣東省農業大市,也是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基地,農作物數量居全省地級市前列,農村市場發展潛力巨大。2021年初,清遠市郵政分公司開始探索三級物流體系建設新路。廣東省分公司總經理陳洪濤對此悉心指導,對每一層級的網絡、每條郵路、每一個農村鄉郵投遞道段,甚至村與村之間的路況等進行抽絲剝繭、反復推敲,提出把這件事做到極致,打造廣東郵政三級物流體系建設“樣板”,并在全省進行復制推廣的意見。
2022年初,經過多方考核驗證,廣東郵政決定將英德市打造為全省三級物流體系建設“樣板縣”,圍繞“物流網絡規劃、運營能力建設、營銷服務擴展、農村電商支持”等四項工作內容,以提速、擴能、降本、增效為目標,按照“4321”的思路推進“樣板縣”建設,打造一個金融、寄遞、電商、便民協同發展的生態圈,逐步探索三級物流體系建設的“廣東模式”。建設前,英德中心只能實現郵件分揀功能;建成后,縣級寄遞共配中心實現了郵件處理、農村電商上下行倉配、郵快合作接轉的多節點功能。
英德中心還建設了700平方米的郵樂批銷倉儲場地和農產品倉——這正是“村郵站點”能紅火開起來的大后方。目前,該中心每天的處理能力為14萬件,還承接社會快遞全縣域鄉鎮郵件的分揀、運輸和投遞業務。
布局“三顆棋子”
建設三級物流體系,提升農村寄遞能力,是清遠郵政農村市場發展的破題方向,更是戰略布局。縣、鎮兩級寄遞共配中心和村級郵政綜合便民服務站的建設就是其中的“三顆棋子”。圍繞“兩中心一站點”建設,清遠郵政展開了一場“重組之旅”。2022年,清遠郵政完成6個重點縣建設(含4個集團重點縣、2個省重點縣);完成“兩中心一站點”建設,建成5個縣級中心、24個鄉鎮中心和1030個村級郵政綜合便民服務站。
“我們打破行政區劃,取消市級中心,建設縣、鄉(鎮)兩級倉儲共配中心。”清遠郵政相關負責人介紹,郵件從省中心可以直運到市(區)中心(覆蓋清城、清新)、英德中心、連州中心(覆蓋連州、連南和連山)、陽山中心和佛岡中心這5個縣級中心。在鎮一級,清遠郵政根據經濟情況和郵件進出口規模,將85個鄉鎮規劃成24個中心鄉鎮,并在這些鄉鎮建設了24個“中心鎮郵政寄遞共配中心”。在村一級,建設了1030個郵政綜合便民服務站,實現“一村一站”,使快遞直達1030個行政村。
如果說縣級中心是三級物流體系的核心樞紐節點,那么鄉鎮中心便是縣與鄉投遞郵路的聯結點。英德郵政采取“中心鄉鎮”的建設方式,在24個鎮建設了7個中心鎮郵政寄遞共配中心,每個中心鎮輻射2—4個建制鎮,縣—鎮郵路由原來的5條環形郵路,調整為11條直運郵路,大大提高了郵路運行效率,壓縮了郵件時限。
“三級物流體系建成后,進口下行郵件提早1小時投遞,出口上行郵件截郵時間推遲2小時,效果非常顯著。”鐘淑毅說。
村級服務站點是三級物流體系的關鍵末端節點,建強村級站點是構建農村生態圈、建設三級物流體系的核心關鍵之一。
按“一村一站”的建設原則,清遠郵政整合力量,賦能升級,因地制宜建設標準型和主題型兩類村級服務站,逐步開展業務疊加。所有村級服務站都具備助農取款、郵樂批銷、微郵惠等功能。
花田村的村級服務站點是一個主題型站點,疊加了文創服務、地標性農產品銷售、線上直播帶貨等服務。村民劉伙平從家門口步行500米,就能到這里取款,還可以郵寄農產品,不需要跑到鎮上郵局辦理這些業務。在全市,像這樣的站點有50個。2022年,該站點的郵政直播間共開播15次,帶動銷售額10萬元。
花田村的變化,正是英德郵政打造三級物流體系建設的縮影。如今,全市1030個行政村“村村通郵”,村民還能享受普惠金融進村、政務便民進村等便利服務。
優化兩層網絡
完成縣鄉郵路和投遞網兩層網絡優化,是助力提升三級物流體系運行效率的“一把利劍”,可以快速打通工業品進村“最后一公里”和農產品進城“最初一公里”。
主動打破行政區劃,采用中心鎮輻射模式,按合理路徑及最優業務量,重組縣—鎮運輸網和鎮—村農村投遞網,廣東省中心開通了到清遠各地中心的點對點進出口直發郵路。通過打破行政區劃,對本地中心進行區域輻射;通過中心鄉鎮覆蓋周邊鄉鎮,將多點串行的環形郵路變為串行兩三個點的直線郵路,重新規劃區內轉趟運輸線路,縣域郵件進口時限提速一個頻次(4—6小時);將23條多點串行環型縣鄉郵線路優化為28條直線型運輸線路,有效減少串點數量和網點錯卸情況。同時,鄉鎮進出口郵件時限大幅壓縮,出口截郵時間平均推遲2小時以上。2022年,清遠郵政陸運件均成本下降18.91%,市趟自有車輛日均行駛里程提升11.7%,車輛件數裝載率提升52.2%,市趟運輸噸公里單價同比下降10.32%。
根據鎮級寄遞共配中心建設布點,推動投遞網優化重組,全市撤并鄉郵投遞道段18條(撤并率為20%)。通過鼓勵員工自購車實現農村(鎮—村)投遞道段的汽車化,新增投遞汽車15臺,目前已經全部到位,在大灣、含光、西牛、大站、橋頭、魚灣、橫石塘、大鎮8個鄉鎮完成了跨行政區域覆蓋周邊鄉鎮以及周五班運作。依托寄遞網末端經營模式創新“外包代辦”,新增“私車公助”車輛55臺,農村投遞汽車化率提升至88.7%,裝載能力提升6倍,運行效率提升3倍。“‘私車公助’帶來的益處很多,我每天從鎮中心往返23個村郵站點、240公里,由以前的周三班提速到現在的周五班。”“外包代辦”經營者覃事斌興奮地說。他不僅是西牛鎮寄遞共配中心的老板,承接多項便民惠民服務,還成為英德郵政“私車公助”第一人。每天早上8點30分,覃師傅從西牛支局領取“中國郵政助農承運車”的工作牌,就去村郵站投遞。他熱情地向記者介紹說:“郵路優化以及截郵時間推遲,讓我有了更多的時間攬收,特別是去年簽訂的麻竹筍戶,在麻竹筍旺季,每天出口麻竹筍近900單、竹葉500單左右。”
實現“造血”轉變
截至2022年底,清遠市縣鎮村三級節點投入建設費用1468.87萬元,同時獲得清遠市政府在英德市西牛麻竹筍產業強鎮項目、佛岡縣國家級電子商務進農村項目、郵管局村服務站方面建設補貼共計848.2萬元,源源不斷地為清遠郵政三級物流體系的建成“輸血”。而如何圍繞“強化應用、以用優建、以用促管”思路,以三級物流體系賦能構建郵政服務農村經濟生態,實現從“輸血”到“造血”功能的轉變,才是對郵政“內功”的真正考驗。
2022年,清遠郵政推廣“網點+站點”疊加運營,實現金融、寄遞、批銷、自提業務協同發展。圍繞村站點構建農村生態圈,成立縣級惠農專班,劃分7個片區、24個網格,配備網格員22人,每個網格服務16個村、3.36萬人。通過全市56個金融網點,對1030個便民服務站進行管理和服務綁定,常態化開展“網點+站點”雙引流活動,通過組織“掃碼入會”“掃碼領紅包”等活動,吸引新客戶到站點掃碼參加活動,辦理金融業務,用網點積分在村郵站點兌換郵政批銷產品,形成“網點+站點”多方共贏、協同發展生態。
同時,還開展便民服務站“比學趕幫超”活動,將站點老板發展為郵政代理人,累計評選明星村級代理人1383人次、中心鎮明星代理人88人次。2022年,清遠市便民服務站實現自提郵件41.77萬件、資產轉介2.81億元、“金融炒店”1418場,實現鎮村寄遞收入210萬元、郵樂批銷交易額516萬元。2022年,全市“快遞進村”覆蓋率達100%,“郵快合作”代投快件274.4萬件,其中英德139.4萬件,共配收入達118萬元。
陳洪濤在廣東省郵政工作務虛會上提出,廣東郵政的三級物流體系建設,不再是探索,而是追趕。2023年是廣東郵政三級物流體系建設的收益提升年,通過清遠英德“樣板縣”成功模式在全省郵政復制推廣,進一步賦能金融、寄遞、電商發展,全力服務好“村社戶企店”五大客群,推動三級物流體系從“建好”向“用活”轉變,鞏固郵政農村市場主導地位,更好地服務國家鄉村振興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