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八閩大地十五年,郵儲銀行福建省分行始終牢記“國之大者”,秉持“普之城鄉,惠之于民”的經營理念,依托福建“山海經濟”特點,深入助推鄉村振興,積極做好民營和小微企業金融服務,加快推進綠色銀行建設,著力打造服務鄉村振興數字生態銀行,全力服務福建“四大經濟”做大做強做優,為推進福建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的金融動能。
綠動八閩 勇當綠色發展“碳”路者
金融助力,林下生“金”。
在“全國林改第一縣”武平,集體林權制度實現了“山定權,樹定根,人定心”。金融助力,則打通了綠水青山轉換為金山銀山的道路。
2009年,郵儲銀行武平縣支行發放全國首筆用林權證直接抵押的“惠林貸”,解決了林農融資難、擔保難等困難。不過,傳統信貸方式仍存在數據分散、信息不對稱、電子化程度低等問題。為此,福建省分行在當地推出全省首個林業金融區塊鏈融資平臺——“武平縣林業金融區塊鏈融資服務平臺”,并上線了“林花貸”“林果貸”“林禽貸”“林菌貸”“林蔬貸”“林茶貸”等“郵林貸”系列產品。
“平臺依托區塊鏈技術,具有分布式數據庫、全程留痕、不可篡改等特點,有效連接林業經營主體、金融機構、政府部門、征信機構。”武平縣支行有關負責人表示,為有效打破數據壁壘,該平臺通過資源共享、信息互通,讓“數據多跑路,林農少跑腿”,將貸款辦理時間從15天壓縮到1天。
在全國林改策源地萬安鎮捷文村,林農李發生只用了一天時間,便通過武平林業金融區塊鏈融資服務平臺,向郵儲銀行申請到了20萬元貸款。2018年,他開始從事林下種植。去年,香菇行情見好,李發生有意擴大規模,卻資金捉襟見肘。但他一點也不慌,因為林改早已“敲開銀行門,盤活萬重山”。
汩汩流淌的金融活水,源源不斷地滋養著福建綠色群山,也為福建綠色發展“碳”出了新路。
作為綠色金融的倡導者和踐行者,福建省分行始終將深入推進綠色普惠銀行和氣候友好型銀行建設作為使命,加強綠色銀行建設,在南平市分行、三明市分行內成立了綠色金融專營機構——“綠色金融中心”,著力圍繞省級綠色金融改革試驗區打造特色樣板,提升綠色金融綜合服務能力。
近年來,一系列綠色金融創新產品不斷落地:在南平創新推出“綠色信貸評分卡”,服務省級綠色金融改革試驗區;在三明全國首創“青創保”綠色金融產品,重點解決青年綠色創業融資和擔保難題。
身為自帶“綠”色的國有大行,福建省分行還持續為福建經濟綠色轉型注入金融活水:先后為新能源動力電池企業發放綠色貸款,為大型礦業集團發放全轄首筆綠色并購貸款,完成了城鄉環境基礎設施項目、碳匯儲備林建設項目、城市燃氣項目及多個光伏發電項目的授信;開展支持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五年行動,支持鄉鎮、農村中小型民營企業節能減排項目,推出節能減排產業“綠色信貸”專屬金融產品,如針對鄉村污水處理企業推出“排污貸”,創新以各類垃圾處理收益權為質押物的“垃圾處理貸”,支持清潔能源開發推出“水電貸”;圍繞節能服務行業推出“節能服務收益權質押貸款”。
郵儲添色,八閩“綠”意濃。截至2022年末,福建省分行綠色貸款余額超120億元。其中,清潔能源領域貸款余額約50億元,有力支持了地方綠色、低碳、循環經濟發展。
守正創新 爭當數字經濟先行者
近日,郵儲銀行第三屆數據建模大賽評選結果揭曉。由郵儲銀行寧德市分行申報的“寧德市農村生產要素流轉平臺融資服務項目”獲評價值創造獎。不久前,該項目還入選福建省金融科技創新監管工具實施工作組的創新項目。
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大背景下,廣大農村資金需求旺盛,但普遍存在生產要素分散、估值難、確權難、流轉難等問題。為了盤活這些“沉睡”的資產,福建省分行積極協助地方政府、監管部門開展農村生產要素流轉融資改革。
通過數字賦能,該平臺盤活了農村漁排、茶園、菇棚、果園等4大類23個品類生產要素,并運用光學字符識別、機器人流程自動化等技術推動了全市農村生產要素資源的流轉、融資、變現數字化、流程化。
“下階段,我們還將打通大數據交互接口,研究開發系統直連模式,在申請、擔保、抵押、放款等環節與各政府部門和平臺開發系統直連,快速完成更加精準、高效的信息采集、盡調、評估、擔保、抵押等流程。”寧德市分行有關負責人說。
福建省分行積極擁抱數字經濟,傾力打造金融科技賦能新模式,讓地方農村生產要素“活”起來。
福建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數字福建建設,以數字化建設推動高質量發展,以數字化平臺提供高效率政務服務,以數字化應用創造高品質生活。數字鄉村是鄉村振興的戰略方向,也是建設數字福建的重要內容。福建省分行堅持金融科技賦能鄉村振興,持續推進農村金融供給機制和平臺創新,優化農村金融產品和服務供給,不斷提高農村公共服務與數字化治理能力。目前,該分行建設的農業農村大數據平臺建設已對接寧德市福鼎市農村生產要素流轉平臺等3個農村智慧平臺。
同時,福建省分行通過加快信貸服務向線上遷徙,大力推廣“小額極速貸”“小微易貸”和鄉村振興線上專項貼現產品“鄉農e貼”等線上產品,積極對接“銀稅互動”“信易貸”“金服云”等信用信息平臺,健全數字化運營體系建設,推進移動展業設備“無紙化、智能化”作業模式,為農民提供足不出村的便捷金融服務。
自開展試點工作以來,數字人民幣正在田野上扎根、發芽。福建省分行持續推廣數字人民幣支付,強化場景應用、結合農村信用體系建設開展批量營銷,推廣、開通個人錢包并引流至商戶消費,推動BC端良性循環互動。
2022年6月30日,福建省分行營業部正式上線福建省體育彩票數字人民幣支付系統。據了解,這是全國首個通過系統對接實現數字人民幣在彩票銷售場景的應用,使彩票行業支付結算由“聚合碼”支付邁入“數字人民幣”支付時代。
弄潮藍海 敢當海洋經濟耕耘者
金融活水,正讓海洋大縣連江“鮑”發出新活力。
鮑魚養殖是連江縣的優勢特色產業,全縣鮑魚養殖面積超過2萬畝,產量占全國的30%。為支持當地鮑魚產業高質量發展,郵儲銀行連江縣支行打出“組合拳”:結合當地海域養殖證發放,推出特色產品——“鮑魚流水貸”;同省市擔保公司合作打造“農擔貸”;力推“漁排貸”,支持當地開展漁排改造;在行業內創新推出“專業大戶白名單貸款”……
截至2022年末,連江縣支行鮑魚產業貸款余額約6.7億元,其中鮑魚育苗行業貸款余額超4000萬元,鮑魚養殖行業貸款余額超6億元,鮑魚飼料行業超350萬元。
“金”準支“鮑”,僅僅是郵儲銀行支持“海上福州”發展的一個縮影。
“福州的優勢在于江海,福州的出路在于江海,福州的希望在于江海。”福建省分行堅持“3820”戰略工程思想精髓,與福州市海洋與漁業局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從設立信貸資金池、打造共同的金融專屬產品等五方面開展戰略合作,創新涉海金融服務模式,推動福州市海洋經濟的高質量發展。
因海而興,向海圖強。作為海洋資源大省,福建錨定打造更高水平的“海上福建”目標,吹響“做大做強做優海洋經濟”號角。面朝大海,福建省分行正以金融力量,助力福建逐夢深藍。
“海上風電”是福建省“十四五”海洋強省建設的重要項目。福建省分行營業部創新探索融資租賃保理業務,為福建省內部分海上風電項目累計發放融資租賃保理貸款約8億元,以助力福建省拓展海上風電產業鏈。截至2022年末,福建省分行在海上風電領域授信金額近75億元,支持的海上風電項目裝機容量超過391.8萬千瓦時,為助力實現“雙碳”目標作出貢獻。
圍繞做大做強做優海洋經濟,福建省分行還堅持發揮金融資源優勢,傾力助力海洋經濟實現良好可持續的發展:一方面推出了“漁船抵押貸”“黃魚流水貸”“漁業設施抵押貸”等產品,為海洋經營者提供信貸支持;另一方面打造海洋漁業普惠金融服務示范模式,建設海上信用漁區,給予信用村、信用漁區內的養殖戶貸款額度及利率的專項政策優惠。截至2022年底,已在寧德海水養殖、海水捕撈等行業投放信貸資金近30億元。
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末,福建省分行已向海水養殖、海洋捕撈等海洋漁業產業授信近90億元,有力推進了福建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
跨越山海 擔當文旅經濟傳承者
憑借人才身份,就可以“貸”來真金白銀。
來自泉州市德化縣的蘇先生,是中國傳統工藝美術大師。其生產的陶瓷產品,暢銷全國。隨著生產線擴大,其資金需求也越來越大。了解到情況后,郵儲銀行德化縣支行主動對接,在綜合評定客戶資質及融資需求后,推薦其辦理陶瓷“人才貸”,成功為其發放50萬元貸款。
德化縣是中國三大古瓷都之一,全縣有陶瓷企業3000多家。德化縣支行積極對接德化縣政府、行業協會,大力推廣陶瓷“人才貸”,助力當地陶瓷企業轉型升級。據悉,只要符合泉州市高層次人才認定標準,并取得“泉州市高層次人才證”,或者取得國家級、省級、市級陶瓷大師認證的人才,便可申請。該產品具有純信用、免擔保、免抵押、靈活使用等特點,有效解決了陶瓷工藝在傳承發揚傳統工藝中的“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山海畫廊,人間福地。福建資源豐富,自然風光秀美,地域文化獨特,發展文旅經濟的條件得天獨厚。近年來,福建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加快推動文旅經濟高質量發展。然而,在“四大經濟”中,福建文旅經濟整體規模還比較小、產值占比相對較低。
為做優做實文旅“金”服務,福建省分行通過加大信貸傾斜力度、支持文旅產業重點項目建設、開發多元化金融產品、銀企合作促進文旅消費等方式,加大對文旅產業的金融支持力度,不斷探索“金融+文旅”的新模式。
在民宿產業風生水起的寧德市霞浦縣,郵儲銀行依托信用村建設,全力紓解民宿貸款難問題,助力霞浦攝影、民宿等濱海旅游產業發展;在南平市順昌縣的元坑古鎮,發放了福建省首筆“古厝經營收益權質押貸款”,用于古厝修繕保護開發,進而推進古鎮旅游業發展;在世遺城市泉州,郵儲銀行為石獅市文化旅游發展有限公司量身定制金融服務方案,通過配套信貸資金、再貼現等貨幣政策工具,支持該企業推進石獅市文旅新城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