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務市場對郵政寄遞業務發展有多重要?
集團公司劉愛力董事長曾強調:“‘放管服’市場很大,對政府部門是改服務、樹形象;對中國郵政來說,既是承擔國企責任,也能取得比較明顯的經濟效益。”
面對以服務“放管服”改革為主的政務市場,郵政寄遞切入勢在必行。2018年,“渝快辦”平臺上線之初,重慶市郵政分公司即完成系統嵌入,成為唯一快遞服務商。至今5年,重慶市政府連續明文支持政務服務與郵政融合,47個政府事權部門全部選擇郵政寄遞。今年以來,重慶市分公司更是推行項目制管理,建立“鐵三角”機制,在融入地方發展的同時,為政務寄遞發展帶來蓬勃生機:目前,政務市場量、收同比增幅達到36.02%、23.05%,分列全國郵政第3、第4位。
打開客戶端,讓“郵政+政務”密不可分
時臨寒冬,天地寒意正濃,行車在路上,冷風擦臉。“小彭,等會兒來拿資料寄到各鄉鎮。”“要得,馬上到!”9點30分,駕駛著郵車還未到區政府所在的龍海大道,巴南片區郵政分公司投遞員彭孝能的電話就響了起來。每天10點、16點到政府各個部門收寄公文郵件等是彭孝能的“必修課”之一。在巴南區各個街鎮,同樣有郵政投遞員往返政府部門的身影。現在,巴南片區分公司每月這樣的“沿路送”郵件有近5000件。
3年前,由巴南片區分公司開先河探索出的“政務+郵政”新模式,而今已是重慶郵政耳熟能詳、全面推廣的“巴南樣板”。在郵政網點設立“政務服務廳”“政務服務點”代辦行政審批、公共服務事項,以“就近辦”“沿路送”“上門接”的服務方式,實現“365天全天候”政務服務,也讓郵政實現了政務市場的源頭獲客。
通政、通民、通商,是郵政的立足之基。在重慶市分公司寄遞事業部客戶營銷中心徐詠族看來,“打開政務市場的重點,就是服務‘放管服’改革,讓居民少跑腿、得便利”。近幾年來,重慶郵政在線上深度融入“互聯網+政務服務”建設,成為“全渝通辦”“川渝通辦”等平臺唯一快遞服務商;在線下,以“政務+郵政”新模式進一步拓展政務寄遞市場。
依托“巴南模式”的成功,重慶22個區(縣)郵政分公司一一敲開了政府辦公室大門,爭取到《關于進一步加強國家機關公文寄遞管理的通知》發布,明確郵政寄遞政府公文的職責和唯一地位。不僅如此,有的區(縣)郵政還獨辟蹊徑,開發行政審批免費寄遞等便民項目。
“郵政就是來幫大家辦事的!”在銅梁區行政服務中心,最熱心最忙碌的身影就屬郵政派駐工作人員王芳。在各辦事窗口攬收郵件的空當,她不時協助錄入寄遞信息,向居民宣傳“零跑路”“零見面”政策。自去年銅梁郵政與行政服務中心簽訂行政審批結果物寄遞合作協議以來,王芳便成為中心的“編外人員”。今年協議續簽,從她手中經過的郵件量節節攀升,寄遞種類更是從身份證、營業執照增加到“市場監管所審批結果”“戶籍遷移資料”等。
促成行政審批結果物寄遞納入“政府買單”范疇,首席客戶經理制功不可沒。在協議落定前的1年時間里,銅梁郵政總經理付克開多次踏進行政服務中心洽談、走進分管區長和區委書記辦公室匯報。現在,銅梁郵政不僅將所有鎮街公共服務中心審批結果物納入免費寄遞范疇,還拓展了“車輛報廢通知書”“違章停車處罰告知書”等政府部門買單寄遞項目。
銅梁僅是個代表。在重慶全市郵政,通過首席客戶經理走訪,政務項目團隊攻關,目前已有黔江、豐都等13個區(縣)的政府單位將行政審批結果物寄遞納入政府買單范圍。目前,重慶一網通辦項目同比增幅為87.8%,列全國郵政第1。
從融入“渝快辦”到服務“放管服”,從“沿途送”到“入駐辦”,“郵政”與“政務”越發密不可分,政務寄遞始終烙印著深深的郵政印記。
競速經營端,讓項目從無到有從小到大
“聽說以前要來回跑幾天,現在郵政代跑了,在家等著收就行了。”不久前,家住璧山區的姚先生晉級成為一名新手爸爸。聽到醫院工作人員的推薦,他在區婦幼保健院“出生一件事”綜合服務窗口提交資料后,第二天投遞員陳虎生就把《出生醫學證明》《預防接種證》等6個證件一次性送到了家中。
全國郵政首創的“出生一件事”項目萌芽于重慶。去年,璧山、銅梁區郵政分公司分別切入“一件事”服務改革,分別采取“個人付費+線下流轉”“政府付費+雙向郵寄”模式,打開郵寄服務渠道。就在2個月前,重慶市衛健委明確“出生一件事”進入全市“放管服”試點改革事項,為全面鋪開帶來契機。重慶郵政迅速將其納入項目管理,組織營銷活動。目前,“出生一件事”項目已在全市13個區(縣)上線,在創新中實現了從無到有的突破。
“采用項目管理方式是滿足當前市場變化的需要以及企業融合創新、轉型發展的需要。”對項目管理,重慶市寄遞事業部市場部經理劉治洪有著深入見解。今年,重慶郵政將法郵、警郵、醫郵等政務項目納入市級重點項目,落實目標、團隊、路徑,統籌管理、一體推進。從成立市級政務項目組到74個政務項目團隊分布各區(縣)郵政,重慶郵政搭建完善的政務市場營銷體系,讓項目經歷著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大到強的成長。
在交管項目上,政務項目組及時把握駕駛證“跨區制證”變革的機遇點,為39個車管所開通“便民通”權限,助推駕駛證寄遞轉換率提升至80%,項目收入增幅達40%;在法院項目上,重慶郵政在全國率先上線面單電子化服務,促項目收入突破3000萬元,成為政務市場的龍頭項目;在身份證項目上,全市政務項目團隊在專項提升活動中競展拳腳,讓身份證項目轉換率提升至50.16%……
追風競速的市場角逐考驗的不僅是對市場的反應速度,更加挑戰項目運營能力。得益于項目制管理的推進,政務市場開發按下了加速鍵,重慶郵政正在從單一經營客戶到綜合經營行業的轉型路上奔走不止。
這一轉變在醫藥項目中有生動實踐。2020年初,疫情突發催生線上問診。渝中郵政站上“線上化”“非接觸”就醫需求風口,先后在6家醫院上線“互聯網醫院藥品寄遞”項目。依照“矩陣營銷”策略,渝中郵政已形成互聯網藥品、病歷檔案、體檢報告等多種寄遞模式,帶動全市郵政對醫療機構的開發熱潮。沙坪壩、南岸、大渡口等郵政分公司亦深耕當地藥企資源,打造“郵醫聯盟”場景,將業務拓展至萬和藥房、恒昌醫藥等多家規模客戶。
“轉變體現在客群由醫院向醫藥企業、體檢機構拓展,寄遞種類由病歷檔案向藥品配送、試劑寄遞等延伸,服務模式向多維度擴展。”醫藥項目經理雷靜總結,經營行業的成效更體現在項目的跨越式發展中:目前,重慶郵政醫藥市場客戶數達到325戶,同比新增166戶;項目業務量提升到239.94萬件,同比增幅達31%;項目實現收入1822.03萬元,同比增幅為21%。
從小項目到大項目,從經營客戶到經營行業,政務市場項目發展正多維度轉變,以當仁不讓的姿態成為市級經營項目的“孵化園”。
聯動網業端,從銷售型走向運營型
某日下午2點,兩輛滿載著中藥的郵車從巴南區界石鎮康美藥業公司準時出發,直奔龍頭寺、上清寺處理場地,等待重慶郵政小同城團隊的分揀投遞。
那一頭,巴南片區寄遞事業部市場部孫健時不時關注著同城項目組溝通群里是否有未妥投件等待處理。按照約定,下午3點鐘頻次的中藥郵件要在晚上8點前完成投遞,凌晨前頻次的中藥郵件要在次日12點前完成投遞。
“與康美藥業的合作起源于3年前。”孫健回憶,由于主營產品是中藥飲品和湯劑,康美藥業公司對時限要求高、對投遞服務要求嚴。為爭奪市場,巴南郵政積極協調市、區兩級網業聯動,確定郵件不過郵區中心的處理方式,通過小同城網簡化內部流轉流程,加快處理,縮短投遞時間。
運行半年后,巴南郵政以兩個頻次100%妥投的郵政速度,迅速“搶占”康美藥業的全部業務,如康美藥業公司副總經理劉全喜多次所言,“把產品寄遞交到郵政我放100個心”。
項目制的推動離不開“鐵三角”的支撐。所謂“鐵三角”,便是“市場、運管、服務”組成的團隊,對項目從收寄到投遞進行全過程管控。康美智慧藥房項目從運行之初的日均100件到如今的日均1200件,便映照著網業聯動在政務項目管理中的重要地位。
“每月中旬,從市級到城片區級,都會定期組織召開網業聯動會議,根據客戶需求及時啟動個性化支撐保障方案。”據重慶市寄遞事業部運營管理部總經理徐衛介紹,如今對接客戶不再是業務部門一方之責,而是由“鐵三角”團隊根據客戶個性化需求規劃路線、解決異常情況等,提供全方位的支撐保障。
特別是今年以來,重慶郵政持續優化最快實物寄遞網,推出“渝快遞愉快遞”大同城品牌,將“政務大同城”項目納入全市性項目,讓“鐵三角”機制得到靈活運用。同時,借助同城網絡優勢,“渝快辦”平臺“上門接”增值服務興起,在各級政府部門和群眾中留下陣陣稱贊聲。目前,“政務大同城”項目已實現收入9304.34萬元,同比增幅為34.04%。
業務提需求,網運作支撐,服務來保障。隨著“鐵三角”機制在寄遞條線不斷運用強化,政務市場業務發展從單一的板塊營銷向綜合協同營銷轉變,從銷售型向運營型轉變,正飛速成為寄遞業務的“產糧區”。
(圖片由重慶市郵政分公司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