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剛從大棚里出來,褲腳上沾著泥,你們別見怪。”9月14日清晨,陽光把鄒莊村一棟棟白墻紅瓦的小樓映得锃亮,干凈整潔的水泥路上,一位皮膚黝黑、身材精瘦的中年男子,朗聲笑著走來。
“快,進家里頭坐坐。”抬眼望去,眼前是一座帶著小院的兩層小樓,“黨在我心,我心向黨”幾個大字掛在院門上方,一側立牌上寫著“習近平總書記走進移民鄒會彥家”的介紹。
2021年5月1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南省南陽市考察時,來到南水北調工程移民村淅川縣鄒莊村,了解移民群眾生產生活情況。這時向記者走來的,正是當年曾與總書記“同框”的鄒會彥。
一進門,就看見墻上貼著的兩排獎狀。“這都是我家孩子的。”鄒會彥驕傲極了,“小兒子今年考上了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校區,就是郵政給送的錄取通知書!”
正說著,外頭傳來一陣喧鬧,鄒會彥起身打開大門:“到點兒了,估計是郵政車來了。”從屋里往外瞧,正對面,綠色的門楣上掛著“鄒莊郵政綜合便民服務站”的牌子,大門兩側紅底黃字的對聯分外醒目,“牢記初心使命勇擔當,助力鄉村振興勤作為”傳遞出服務站做好便民服務的決心和信心。遠處,一輛郵車緩緩駛來,不一會兒,服務站門口就聚起一群辦業務的村民。
“服務站能取快遞,繳話費、水電費,還能買點生活用品,業務種類多得很,村里人沒事兒就愛逛。”鄒會彥語氣里是止不住的高興,“從當年送黨報黨刊、大學錄取通知書,到現在把便民服務送進村里,我們生活的地方雖然變了,但郵政的貼心服務一直都在。”
“叮鈴鈴”,鄒會彥的手機鈴聲響起,他摁下免提,一個“大嗓門兒”的聲音傳出來:“這澆水咋在手機上設置呀?你一走俺就忘了!”“哎呀,咱合作社今年的草莓能不能種好,就指著這幾天,你可別亂整,等我過去!”
跟著鄒會彥來到地里,鋼架薄膜的大棚一眼望不到邊。“我們村成立了掘井人農業專業合作社,今年預備在大棚里搞草莓種植,村里的農田還搭配了智慧農業,手機上就能智能澆灌、智能管理。”一旁的村民也樂呵呵地搭話:“咱的產業肯定能發展起來,務工有收入,再等著合作社的分紅,有奔頭啊!”
“是啊,就像去年習總書記視察時祝愿的那樣,俺們的日子真是過得越來越興旺,芝麻開花節節高!”金秋的微風拂面,郵車駛過千畝良田,田埂上,鄉親們的一張張笑臉,正是如今鄉村振興最真實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