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午的陽光下,洪澤湖水汽蒸騰。遠遠的,一艘鐵皮快艇劃破平靜的水面,靠近湖中村落的碼頭。“老許在家嗎?你有快遞。”停船、拴船,唐真亞由駕駛座上站起,從晃悠悠的船頭一下子躍到棧橋上。
同樣的動作他已經重復了23年。郵船從小木船變成快艇,黨的十八大代表、中國郵政集團淮安市洪澤區分公司老子山支局郵遞員唐真亞也從“小唐”變成“老唐”。
看天吃飯到自主創收,漁民收入直線上漲
“常說世間有三苦:打鐵、撐船、磨豆腐。”唐真亞深知漁民撐船看天賭命的苦楚。夏日里,偌大的湖面沒有一處陰涼,甲板上燙得能煎雞蛋;冬日里,空曠湖面上風吹得眼睛都睜不開。遇上凍雨,水上走一趟,船和人身上都掛滿冰珠子。
除了氣候,水上危險也不少。“以前開船全憑經驗和膽量,要是遇上風浪或者擱淺等情況,就比較危險。”唐真亞自己也遇到過風浪里船倒翻的驚魂時刻。“一年夏天,出發還是烈日當空,沒走到一半就下起暴雨。”唐真亞猶記得那場狂風驟雨中,郵船被一個大浪像擺弄玩具般輕易掀翻,他的手指死死摳住船舷,兩小時后才被過路漁船救起。
拿命作注,與風浪相搏總有輸贏。23年里,唐真亞不止一次見過鮮活的生命在湖里消逝。同時,水中討生活越來越難,不斷枯竭的漁業資源讓漁民收入銳減,不少漁民開始另謀出路。
“2006年開始有漁民嘗試養螃蟹。”唐真亞說,養殖是個技術活兒,得理論、實際相結合。借助郵政的便利,水陸之間來往,唐真亞隨時留心水產養殖技術書籍和光盤,看到合適的就買下送給湖區漁民。2006年,唐真亞在新灘村開設“漁家書屋”,供漁民余閑學習。能看書的看書,不識字的就看碟,“漁家書屋”的讀者們還會相互學習交流。
“剛開始搞養殖,一家年收入也就三四萬元。2012年后收入直線上漲,到現在做得好的一年收入能有30萬元以上。”老唐目睹漁民們轉型為養殖能手,也見證了“洪澤湖螃蟹”成為馳名商標。歲月變遷,“靠水吃水”變了,郵政服務隨之而變:以前主要送信送報,順便幫漁民們捎帶油鹽醬醋等生活用品,現在漁民在網上銷售芡實、蓮子、藕粉等特產,網購最新養殖工具、書籍。漁民致富路上的點滴變化,反映在唐真亞的郵包里。
居無定所到上岸安家,萬戶漁民擁抱新生活
老子山鎮鎮域面積300平方千米,灘涂約占90%,總人口約1.7萬人,其中漁民約占60%。2012年前,沒幾個漁民能在鎮子里安家。
“岸上房子不便宜,漁民也沒有迫切上岸的需求,他們的生計和生活都和船‘黏’在一起。”唐真亞說。抬眼望天、低頭見水,對于漁民來說,船就是移動的家。十年前,湖上一家三代六口人日常起居甚至可以被容納在5平方米的生活艙里。“那時候,一間船艙隔一塊木板就叫兩間房,吃喝拉撒都只能在甲板上。”
“架電線、通電話、通網絡,湖上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漁民的“住家船”從小木船變成躉船,船上實現兩室甚至三室一廳,有了彩電、冰箱、洗衣機……家用電器越來越齊全。生活條件越好,上岸生活對漁民的吸引力就越大。醫療、教育、養老……這些在水上難以實現的社會服務都是漁民漂泊日子里的渴望。“2012年以后,在鎮上甚至是縣里安家的人漸漸多了。”唐真亞回憶,漁船上的孩子們過去能在村小讀書就挺滿足,漸漸地鎮上讀書成了“標配”,有條件的還會到縣城買房,只為孩子能接受更好的教育。
2020年9月,為保障長江流域禁捕退捕工作順利實施,省政府要求洪澤湖住家船、餐飲船整治“兩年任務一年基本完成”。水上討生活苦,但真要上岸,漁民卻又顧慮重重。“漁民普遍想上岸,可一旦上岸,沒房沒地沒生計,心里不踏實。”23年的相處,讓唐真亞成為漁民最親近的朋友。他深知,要把漁民“拉”上岸,先得給他們落腳地。
那段時間,唐真亞成了“臨時中介”。漁民們把自己對房屋的要求告訴他,他記下后就滿鎮子幫忙物色。“真在岸上住下來,漁民們大多很爽快地就把船交了。”唐真亞告訴記者,至去年5月,洪澤湖上近兩萬名住船漁民都在岸上安了新家。
資源枯竭到青山綠水,洪澤湖重現往日生機
坐上唐真亞的郵船,由淮河往洪澤湖深處駛去,呼吸間除了水的濕氣就是青草香。初夏的陽光在水面破碎,波光瀲滟映照兩岸蘆葦,化成一條條金色小魚。
在湖上,誰都認識唐真亞。兩只船湖上交錯,用不著看臉,印著“中國郵政”字樣的小船就是唐真亞最鮮明的標識;也用不著寒暄,老熟人互相點頭一笑就是問候。
“頭幾年這里環境可沒這么好。”一手把著舵,唐真亞另一只手搭成涼棚,眺望著遠處的灘涂和村子。隨著環境整治力度不斷加強,洪澤湖水更清了。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圍繞生態文明建設作出一系列部署。日日湖上行船,唐真亞看到,十年來洪澤湖沿岸不斷“添綠”——“散亂污”企業被關停并轉、城鎮生活污水處理比例越來越高、河湖生態岸線越來越長、環湖林地面積越來越大、不斷縮小的濕地又回來了……
“咱們現在日子好過了,得為后代想想,不能讓兒孫聞著臭水溝子味長大。”唐真亞告訴記者,這些年大家環保意識也增強了,“過去漁民生活垃圾隨手就扔進水里。現在大家不僅會把垃圾丟在岸上的垃圾桶里,有的甚至還會分類。”
回望來時,唐真亞將“義務”選作自己這十年的關鍵詞。“作為一名郵遞員,及時將報紙、雜志、包裹送給收件人是我的義務;作為一名黨員,在郵路上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也是我的義務。”唐真亞說,“漁民上岸了,公共服務得跟上,希望漁民在教育、醫療、養老等方面獲得更多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