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福建省三明市沙縣區夏茂村的阿蓮板鴨店,村民們正忙著把外寄的板鴨打包封裝,準備發往全國各地。“快遞進村后,驛站就設在我店鋪對面,板鴨打包好了就提過去,隨時寄隨時有人。”店鋪老板阿蓮笑呵呵地說,以前一只板鴨能賺15元左右,現在一只賺到20元。
近年來,三明市郵政管理局引導當地郵政快遞企業主動融入“電子商務進農村示范縣”工程建設,創新“新型郵政+電商物流”模式,打造開放共享縣、鄉、村三級公共物流服務平臺,解決物流進村“最后一公里”和農產品上行“最初一公里”的難題,構建起覆蓋城鄉和便民惠民的物流體系。在第二批全國35個農村物流服務品牌項目中,沙縣區“新型郵政+電商物流”項目榜上有名。
破解快遞“進村難”
“以前快遞到不了村里,寄板鴨都要等一天一班的客運車,而且還是按件計費,寄件成本比較高,取件也特別麻煩。”談起以前發快件,阿蓮十分感慨。在“郵快合作”前,沙縣區沒有村級固定收件點,發件成本高,快遞網點服務范圍有限,導致快遞進村難。
2017年以來,沙縣區率先啟動“郵快合作”,沙縣郵政分公司(以下簡稱“沙縣郵政”)先后與“通達系”、德邦、京東物流、順豐等家十余家快遞企業簽訂合作協議,建設鄉村“郵快合作”服務站點,由郵政企業代投各家民營快遞的進村郵件。
“‘郵快合作’項目作為公益事業,各個快遞公司支付的投遞費用基本覆蓋各項成本,主要包括前端分揀集包處理、干線運輸、鄉鎮站點人工、物料損耗等。”沙縣郵政相關負責人表示,“郵快合作”實現了資源共享,為快遞企業節省了運輸、站點建設、偏遠地區派費等支出,提高了快遞企業的運行效率。截至目前,沙縣各品牌通過“郵快合作”投遞進村快件66.8萬件。
由此,郵政成為沙縣區鄉鎮攬投的主要力量,有效地杜絕了鄉鎮快遞末端違規收費的亂象。據了解,三明市已有95個鄉鎮、超1000個行政村實現了快遞進村,通過郵政進村的快遞件覆蓋率超80%,為村民節省相關費用超700萬元,寄件操作進一步規范,為農戶降低20~40%寄遞成本,惠及134個行政村、13.4萬村民。
破解農產品“進城難”
快遞進村不僅改變了村民的生活方式,還讓部分村民走上了增收致富的康莊大道。
“我們農場主打生態有機食品,有機大米在網上賣到30元每公斤,基本一上架就售罄。黑米、蘆柑在網上也賣得很好。”沙縣區夏茂鎮巖坑村村民陳小英說。隨著快遞進村越來越便利,她也在逐漸擴展產品品類,如草莓醬、楊梅干、生姜棗等。
據了解,沙縣郵政聯合當地政府及相關部門組建了“助農聯盟”,搭建線上電商平臺和線下展銷平臺,暢通農村雙向物流,解決農特產品“進城難”問題。在“助農聯盟”行動中,會員單位發揮各自優勢,搭建多樣化經營平臺,建成農產品由產至銷全流程服務體系,破解當地初級農產品進城銷售瓶頸問題,幫助優特農產品種植戶提升經濟效益。
自“助農聯盟”成立以來,沙縣郵政陸續推出了青州桔柚、大洛白水蘿卜、俞邦葡萄、鄭湖水柿、沙縣板鴨、沙村面干等品牌助農項目,銷售面干、板鴨、花生醬等本地農產品10余種農特產品,目前累計實現助農銷售額182萬元。
同時,在夏茂鎮、富口鎮、高砂鎮上的精品郵快合作站點推進“惠農項目”,開展鄉鎮“一縣一品”“一鄉一品”“一村一品”等,開發農品整車物流服務、寄遞服務等業務,為農產品進城打通上行通道。目前,夏茂鎮服務中心累計派件民營快遞56.7萬件,累計創收44.5萬元。
破解快遞“速度慢”
“驛站開起來以后,每天的快遞包裹收投量約1000件,驛站里每天都很熱鬧,村民拿到快遞也很開心。”夏茂村驛站老板說,“今年1月,公司給我配備了一臺自助式寄取一體機,不僅‘解放’了我,也方便了客戶,反響非常好。”
目前,沙縣區以縣級物流集散中心為樞紐,4條自營干線郵路為紐帶,鄉(鎮)、村級服務站點為服務末梢,已建成1個1700平方米的縣級物流集散中心、10個鄉鎮物流中轉站和120個村級物流服務網點。該集散中心集“倉儲+收寄+分撥+投遞”等功能于一體,增配現代化物流設備,年吞吐快件能力超1000萬件、中轉分撥農產品與快消品超1億元;并依托10個鄉(鎮)物流服務站,負責下轄120個村級物流服務站點的運維支撐工作。目前,全縣171個行政村已實現村村通郵,通郵率達到100%,電子商務覆蓋率達到100%。
“每天都能拿到包裹,很開心。”青州村村民鄭女士笑呵呵地說:“快遞驛站開到我們村以后,孫子就教我怎么在京東上買生活用品,便宜很多,還直接寄到村里,我來驛站拿就行。”
沙縣通過構建“新型郵政+電商物流”,逐步實現全面承接全品牌民營快遞下行業務,累計派件超200萬件。目前,通過沙縣各鄉鎮郵政便民服務站寄往三明主城區的郵件、農特產品均能實現“上午寄、下午到”,寄往省內其他地市的快件,時限也比以前縮短了一天,實現“上午寄、次日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