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網格化,我今年‘雙11’頭一天將郵件在18點前投遞完畢,而以前最遲要到21點。”江蘇省淮安市淮陰區郵政分公司投遞員王忠說。今年8月,淮陰區分公司推進城區投遞網格化運作,經過改進和升級,建成適合本地營投需要的“彈性網格”。
“雙11”期間,該分公司共有11天快件投遞量超過去年同期峰值,其中,11月12日達1.5萬件,是去年峰值的1.5倍,而整體投遞時效卻比去年同期提前1小時,展現出新型網格的強大彈性。
多因素影響轉型深入
“諸多因素影響營投銷售化轉型深入。”淮陰區分公司營投部經理陳學寶說。
淮陰區分公司營投部有各類用工49人,其中,承擔普服投遞任務的有25人(代班5人),負責攬投的有12人(代班2人)。改革前,淮陰區分公司營投部的快遞包裹進口與出班有明顯的時間差異。主要是5點30分進口普郵(部分快包)、8點快包、8點10分標快等三個頻次;普服處理人員為6點30分前到崗,一頻次投遞為7點30分左右,16個普服段16人同時出班,并在9點30分左右歸班,回來處理快包后進行二頻次投遞,最遲13點后才能歸班;快件處理人員要求7點30分到崗,10點30分出班。由于進口和出班時間不同,郵件無法統一處理,影響資源綜合利用。
淮陰區分公司營投部僅有的兩輛機動車負責投遞普郵大客戶,造成郵件量大的區域及較長段道等投遞員只能騎電動車實行多頻次投遞。此外,普服投遞員按件計酬,標快投遞員按設置的基數、分段計酬,結算方式不統一也影響執行效果和員工發展業務的積極性。
“彈性網格”除弊解難
基于上述問題,淮陰區分公司自8月起著手推進營投架構改革,實行“網格化”運作,將原有27個段道整合劃分為5個投遞網格,每個網格由3到11個段道組成。
該分公司在網格內推行經理負責制,員工實行計件工資制。網格經理由網格投遞員選舉產生,負責網格內的攬投、業務發展及信息處理等工作,制定適合本網格的“一格一策”,擁有一定的考評權,并享受崗位補貼。網格采取“統分統投”綜合作業模式,即統分統投一頻次普郵,所有人員7點前到崗,集中處理一頻次(普服)郵件,7點30分由10名投遞員投遞一頻次(普服)郵件;剩下約20人全部處理快包和標快,于9點30分前處理完畢,連同歸班的普服投遞員一起投遞二頻次(快件)郵件,比往常提前約1.5小時出班,所有人在12點前歸班,比以前提前約1個小時。他們將85個自提點中業務量較大的50個自提點設置為自提專線,并安排3輛機動車專投。剩下的自提點由投遞員與機動車分別集包分送,總體比以往提前1小時送達。
“中秋、國慶雙節改變了我們網格建設思路。”陳學寶說,“雙節期間,城區包裹增加30%,營投部實行網格彈性化運作,如自提專線投遞增加到60個、從各網格抽出5人作機動應急等,保障了郵件在規定時間投遞完畢。‘雙11’也是采取這個模式,實現了人員飽和式投遞。”
新網格激發效益化發展
“與去年同期相比,現在,我們月均攬收量提高了好幾倍。”淮陰區分公司營投部第二網格經理李志剛介紹說。
第二網格由原11個段道組成,現有13名員工。按照“一格一策”規定,該網格全體人員7點到崗,集中處理普服郵件,然后安排6名普服投遞員于7點30分出班,其中,4人于9點提前歸班,另外2人繼續投遞,約11點歸班。普服投遞員出班后,剩下的人員先處理快包,再集中處理標快,9點左右將全部郵件處理完畢,然后與4名普服投遞歸班人員一起掃描下段。9點30分,所有人員出班投遞標快、報刊和包裹。2名普服投遞員歸班后,先吃飯,然后投遞散戶郵件,基本上與其他人員一起在12點前投遞完畢。然后,14點集中出班,基本在16點前投遞完畢,而以前都是在17點之后才能歸班。
“彈性網格”為員工營銷創造了條件。“以前,經常忙到19點,沒時間與客戶說話、無法營銷,一個月攬收不到10件。”攬投員紀有娟說,“現在,一天能有兩三個小時營銷,特別是投遞機關、企事業單位時我都會多問問,9月就開發了4個散戶。”而投遞員王忠最多一個月攬收1100件。該網格僅9月散戶收入就達6.5萬元,而去年網格內11個段道全年收入約3萬元。到9月底,該營投部已創收近36萬元,相當于去年全年的散件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