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鎮原地處隴東黃土高原,屬于黃土高原溝壑區,自然條件差,交通基礎設施薄弱。直到2020年11月,鎮原縣才退出國家級貧困縣序列。由于當地無特色經濟產業,更無成規模的特色農產品,郵政傳統的“等客上門”發展模式嚴重制約了寄遞業務發展。窮則思變,變則通達。一場“自主造包”的經營探索開啟了鎮原郵政寄遞業務發展的新篇章。
先行示范開路
2018年,鎮原縣分公司方山鄉郵政所投遞員趙清龍發現,在傳統的農產品收購模式下,由于信息閉塞、收購頻次低,很多優質的農產品銷路不暢,更難賣出好價錢。一次在投遞過程中,趙清龍隨手拍攝了一段土雞在院子里啄食的視頻,并發到朋友圈,做起了廣告:“等價收購土雞蛋、黃花菜等農產品,郵政免費提供包裝、尋求銷路。”很快,訂單紛至沓來,讓村里的土雞蛋供不應求,發出的快包更是平日里的好幾倍。趙清龍的這一舉措,開了鎮原郵政寄遞業務“自主造包”的先河。
隨著推廣手段的日趨豐富和銷售經驗的不斷積累,趙清龍學會利用微信、“郵樂小店”和快手等多種自媒體平臺進行農產品推介,由最初單一的土雞蛋逐漸增加到小米、土蜂蜜、核桃、刺繡等多種農家特產,客戶也從周邊地區擴展至全省乃至全國。
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線上生活方式極大保障了疫情期間群眾的生活需求,也激發了線下寄遞市場的巨大潛力。鎮原縣分公司以郵政助力“農產品進城”工程和服務鄉村振興戰略為契機,在全縣26個網點大力推廣“趙清龍模式”,號召郵政員工深入走訪,收集農產品信息,積極開展“自主造包”,讓鎮原本土優質農產品走出山溝、走進城市,為農民致富提供最快捷、最貼心、最真誠的服務支撐。
線上線下給力
為了進一步將“自主造包”模式在全縣網點進行推廣復制,鎮原縣分公司召開寄遞業務推進會、重點工作安排會等進行部署和動員,并組織了寄遞業務發展競賽,統一制定了業務宣傳文案、農產品篩選標準和業務發展激勵措施。縣分公司領導還分別帶隊深入基層,逐一對重點網點進行工作督導。經過篩選出的優質農產品被擺放在支局營業廳的顯要位置,由營業員向辦理業務的客戶進行宣傳推介,引導客戶給異地的親朋好友郵寄品嘗。同時,縣分公司明確,所有農產品都以收購價銷售,確保有一定的價格優勢,為寄遞業務拓市增量創造條件。
在競賽活動期間,鎮原縣分公司向所有網點投放“宣傳音頻+宣傳彩頁”,為投遞車輛配備擴音喇叭進行流動宣傳;為網點配備宣傳專用手機,開啟在線直播,面向網點客群定期進行直播帶貨;發動員工通過微信朋友圈等自媒體工具擴大宣傳范圍和受眾,吸引更多客戶訂購、郵寄農產品。
鎮原縣分公司還策劃推出了“把家鄉的美味寄出去”“最美家鄉味”等專項營銷活動,發布特色農產品的個性化宣傳視頻,開展“轉發有禮”“集贊送禮”等網上促銷活動,進一步擴大宣傳、吸引流量、增加銷量。2020年,鎮原郵政通過朋友圈、抖音、快手等線上平臺為農產品引流“造包”12.6萬件,實現收入212萬元。
創新探索有勁
鎮原縣分公司在大力發展“員工自主造包+助力農戶自銷”的基礎上,結合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積極對接農民專業合作社,全面介入合作社的銷售、流通等環節。黃土情小雜糧合作社便是鎮原郵政通過走訪成功簽約的一位大客戶。
黃土情小雜糧合作社生產的蕎麥、燕麥、大麥、糜子、綠豆等雜糧營養價值高,但受制于銷售渠道不暢,好產品始終賣不出好價錢。鎮原郵政簽約該合作社后,在全縣26個營業網點展銷他們的雜糧樣品,利用微信公眾號、朋友圈向近20萬人的郵政私域受眾推送信息,線上線下合力幫助合作社進行產品宣傳。該合作社負責人白生銀高興地說:“郵政給我們農產品搭建了便捷通道,讓我們的雜糧走出山溝溝,銷往全國各地。去年,郵政幫我們銷售了10多噸雜糧,收入達到12萬元。”截至今年7月底,鎮原郵政已為該合作社郵寄1200多件雜糧包裹。
“線上+線下”模式有效開拓了農產品銷售市場,形成了“你生產、我收購;你銷售、我寄遞;你贏利、我增收”的抱團共贏發展模式,實現了農民受益、員工增收、企業增效的三方共贏。
如今,農戶們也開始學習開網店、搞直播,通過網絡銷售自家農產品。他們希望借助郵政強大的寄遞網絡,能夠把農產品賣得更遠、賣得更多。鎮原縣分公司全員打造“線上+線下”助銷模式,多渠道開展“自主造包”,農產品的銷路不愁了,農民的錢袋子更鼓了,而郵政寄遞業務也實現了增收增效的良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