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寧夏回族自治區吳忠市同心縣的河西鎮,有一家中郵驛站,門店不大,日進出口郵件卻達到1600件左右。2020年以來,該郵政代辦網點實行“加盟制”后,原郵政代辦所營業員馬淑花轉型為中郵驛站的“老板”,做起了“生意”。這里每天都有很多人取包裹、寄郵件,辦理郵政業務。河西鎮19個行政村的百姓因為家門口有了這家中郵驛站,都稱贊說“比以前真是方便多了”。
“我這個驛站還投遞其他快遞公司的郵件。驛站的人每天都用私家車把郵件送到19個村,既為鄉親們服務好,自己的收入也提高了。”提起這兩年的變化,馬淑花從心里感到高興。
除了河西鎮營業所,同心縣的11個鄉鎮中,還有7個郵政鄉鎮代辦所以加盟的形式服務百姓。
爭取政策強能力
同心縣農村市場的變化是中國農村巨變的一個縮影。隨著村村通公路通網絡,農村經濟活力不斷提升,尤其是農村快遞物流體系建設的快馬加鞭,在推動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上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中國郵政也由此迎來了拓展農村市場的良機。
近年來,國家對農村快遞物流體系建設空前重視。國家郵政局明確提出“到2022年底符合條件的建制村基本實現‘村村通快遞’”的要求。集團公司提出:“中國郵政的根在農村。中國郵政的資源和基礎設施在農村,農村就是我們的‘根據地’;中國郵政絕大多數的收入和利潤在農村,農村就是我們的‘大糧倉’。”
寧夏區郵政分公司以“集團有要求、寧夏有行動、落實見成效”的堅決態度,通過建設縣級倉配處理中心、鎮級中轉運營中心(支局所)、村級收投服務站(郵樂購站),持續推進交郵聯運、郵快合作,強化板塊協同,加快建設農村三級快遞物流體系,快速搶占市場,鞏固、提升郵政在農村市場的主導地位。
寧夏郵政緊緊抓住“全國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建設契機,積極對接各級政府部門,參與承辦電子商務進農村示范物流體系、電商公共服務站等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爭取獲得倉配中心用地、站點建設等方面的政策和資金支持。
在同心縣新區勞務移民扶貧園區,一個面積達4157.02平方米的車間被地方政府打造為縣級倉儲物流配送中心,由郵政主導規劃使用,并按照“快遞下鄉”的戰略部署,引進其他快遞企業入駐。
“經過我們與縣政府多次協商,縣政府不但將倉儲物流配送中心交郵政管理使用,每年還發放基礎設施建設補貼150萬元,連續補貼三年。利用這些補貼,我們配備了郵件安檢機、裝卸皮帶機和分揀機,購買了監控設備、攬收車輛,對鄉鎮網點和農村郵樂購站點進行建設改造,極大地提升了郵件處理、運輸和攬投能力。政府相信郵政,我們也要把百姓服務好。”同心縣郵政分公司總經理丁曉波表示。
在同心縣分公司,生產現場實行大平面作業,實現了倉儲統一管理、車輛統一調度和郵件統一處理。同時,一級支線郵路通過自有車輛、加盟商自帶車輛或交郵聯運覆蓋全縣11個鄉鎮,郵件從處理中心到鄉鎮中轉運營中心實現一天2個頻次盤駁;二級支線郵路通過鄉鎮加盟商轉運或交郵聯運,全部覆蓋142個建制村。
推廣“加盟”添活力
場地和設備有了,為開發鄉鎮市場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寧夏各級郵政部門迅速行動,以加盟制增強鎮級中轉運營中心(支局所)的市場滲透力。
寧夏郵政通過合理規劃資源,將鄉鎮郵政網點與鄉鎮物流服務站點復用,配置設備設施,賦予鄉鎮郵政網點郵件處理及中轉倉儲功能;同時,引進浙江“中郵驛站”模式,選擇鄉鎮關鍵人開展加盟合作,授權其代理加盟區域的寄遞、普服郵件攬投、運輸等業務,代理各類郵政業務,量化收入、質量、安全等指標并納入加盟合同,完成情況與結算標準掛鉤。鄉鎮加盟商依托建制村商鋪等社會資源建設“中郵驛站”或“郵樂購”站點,并自帶車輛至縣級郵件處理場地轉運郵件,做好收投服務。
寧夏郵政配套資費收入及投遞結算指導標準,同時按照普遍服務投遞頻次、車輛行駛里程,給予加盟商油料補貼;核定普遍服務營業、投遞固定金額補貼,加盟商享有自主用工、自主考核、自控運營成本、自主分配利潤的權利。自有網點實施準加盟后,原有郵政員工撤出,補充到城市商圈攬投部,增加核心區攬投能力。
“我可以按照需求自己招聘營業員、投遞員,寧夏郵政按照收入利潤給我結算,還給我普遍服務的補貼費用。這里是政府建設的鄉鎮運輸綜合服務站,他們與郵政合作在這里建設‘中郵驛站’,房屋使用費用都由政府承擔,我覺得這些政策特別好。現在我這里每天進口包裹有400多件,除去盤駁到各村的10個自提點郵件,這個點還有140多件。通過取包裹,大家都熟悉‘中郵驛站’了,有寄包裹的都給我發微信。說起來,真的要感謝郵政,給了我這么好的平臺。”吳忠市扁擔溝鎮“中郵驛站”加盟人史曉敏原來在扁擔溝郵政普遍服務網點工作,今年1月加盟“中郵驛站”。她切身感受到郵政在農村地區服務能力的顯著提升。扁擔溝鎮郵政所通過推行加盟制,實現社會化用工,搞活末端經營機制,增強了市場滲透力,月均收入由加盟前的3600元提升至6.6萬元,月均出口郵件量由500件提升至5500件。
為縮短鄉鎮郵件到村的傳遞時限,2020年以來,寧夏郵政與交通運輸部門聯合開展“交郵合作”,利用鄉鎮運輸綜合服務站場地建設“中郵驛站”,并由服務站的公交車承接鄉鎮網點至縣城的運郵工作,以此實現郵政與公交網絡的無縫銜接,既縮短了寄遞時限,又提高了普遍服務能力。目前,全區鎮區投遞已從原來每周3個頻次調整為7個頻次,鄉鎮所轄建制村、學校等從每周3個頻次調整為5個頻次,普遍服務營業時長延長2小時以上;取消原鄉郵串行郵路,由加盟網點自行轉運郵件,提高了郵件投送及攬收服務能力。
建設“郵樂購”站點提服務
在同心縣預旺鎮的集市街上,一家不起眼的小店不時傳出熱鬧的直播聲。令人想不到的是,在這樣偏遠的山村居然有多個“網紅”店。在該鎮當了36年鄉郵員的馬世貴也因此越來越忙,每天投遞的郵件越來越多,從村里“網紅”店收的郵件也越來越多。
“我每天發貨三四百件,都交給老馬和郵政。我的客戶也都說郵政快遞很快,很滿意。”問起郵政服務怎么樣,當地“網紅”店主馬永梅這樣告訴記者。
“同心縣預旺鎮雖說是革命老區,但這里的人都善于經商,直播帶貨的非常多。他們都信郵政,也信我。”馬世貴說。
中國郵政的根在農村,郵政的資源稟賦和優勢也在農村。徹底打通農村物流“最后一公里”,是實現鄉村振興的必然要求。
寧夏郵政以“疊加疊加再疊加”的思維,加快農村郵政網點的轉型發展,大力發展“客戶寄件取件方便、有業務發展潛力、保證郵件安全、具備信息處理能力”的村“郵樂購”站點,并積極開展“郵快合作”,與15家民營快遞公司簽訂了《寧夏郵政“快遞合作下鄉進村”框架協議》。在充分發揮郵政資源優勢的基礎上,各方以“平等自愿、互利共贏”為原則,推進農村地區郵政服務與快遞服務協同發展,打造寄遞開放共享平臺。同時,通過優化重組站點和營業網點,整合網絡資源,采用“農村地區一攬子交郵政”的模式,切實解決農村“最后一公里”包裹投遞難題。
“以前,村民到鎮上取包裹,路上時間長、花費多。自從有了郵政這個站點,大家在家門口就能取到網購的包裹,也能把東西寄給在外地務工的家長,很方便,還省了路費。”預旺鎮趙家樹村黨支部書記趙永忠感慨地說。
通過鄉鎮到村投遞實行周三班至周七班,郵件由鄉鎮加盟商或交郵聯運盤駁到村級收投服務站,村民基本上每天都可以在家門口收取郵件。截至目前,寧夏全區已建成1388個“郵樂購”站點,每個站點利用“易郵自提”APP進行郵件代收代投工作;同時,根據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寄發量提供進場駐點收寄、上門收寄、現場配貨、包裝等定制化服務。全區快遞進村將郵件及時送至村級代投站(“郵樂購”站點)共計180萬件。按村到鄉鎮平均支付交通費6元計算,此舉為鄉村百姓減少支出近108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