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山東省鄆城縣始終重視產業扶貧,立足當地資源優勢,圍繞“一鄉一業、一村一品”工程,引導和推動眾多產業項目在貧困村孵化壯大,不僅有效促進順利脫貧,更從根本上鞏固和拓展了脫貧成果。鄆城縣郵政分公司積極主動承擔國企責任,強化專業協同,暢通寄遞通道,為產業扶貧奉獻出郵政力量。
油用牡丹開出“富貴花” 富了農民美了鄉村
“2012年以前,我們村集體收入幾乎為零,村里雖然也種油用牡丹,但都是獨家獨戶種,沒有規模,更沒什么經濟效益,可以說是有種植經驗,卻沒有致富出路。”提起以前村里的狀況,鄆城縣丁里長鎮張武屯村村主任張新聞至今還唏噓不已。
自2012年起,鄆城縣開始實施“一鄉一業、一村一品”工程,鎮政府經過細致考察研究,結合張武屯村有種植油用牡丹的傳統,決定將油用牡丹在張武屯村進行規模種植,進而形成特色產業,增加經濟收益。截至目前,該村油用牡丹種植規模將近7000畝,已成為遠近聞名的油用牡丹生產基地。但是,隨著種植面積的增加,牡丹的對外運輸成了一個問題。鄆城縣分公司了解到這一情況后,積極對接當地政府及張武屯村,簽訂了寄遞優惠服務協議,暢通了牡丹的對外運輸渠道。隨著油用牡丹產業規模的形成、銷售的增長,村民的收入也逐年增加,全村在2016年就實現了整體脫貧。
“現在我們村不僅人人不愁吃穿,而且環境勝似桃花源,我們感到很幸福。”張武屯村村民韓耀堂笑著說。
光伏發電產出“存折本” 富了當下穩了將來
“今天又是個艷陽天,真好啊!只要有太陽,貧困戶的賬戶里就會繼續進存款。”望著鄆城縣侯咽集鎮侯集村西邊1200多畝的光伏發電產業園,當地扶貧辦的負責人高興地說道。
侯集村地處黃河沿岸,村內地勢低洼,氣候長期干燥少雨,因而村內土地多鹽堿地,村民靠土地產生的收益微乎其微。2016年以前,侯集村一直是鄆城縣重點扶持脫貧的村莊之一。
2016年,縣政府會同包括當地氣象局在內的多個部門對侯集村進行多次調查研究,認為侯集村雖土地鹽堿化嚴重但當地光照充足,可以借此發展光伏發電產業,因為光伏發電主要是把太陽能轉化成電能,再通過并網逆變器接入220伏單相交流電網,實現并網發電;屆時,國家電網不僅會按照市場價格收購電,而且每發一度電都可獲得國家補助,這樣,侯集村完全可以靠這一“陽光收入”實現脫貧致富。
為此,鄆城縣政府于2016年與鄆城鑫華能源開發有限公司進行協商,決定采用“政府+企業+貧困戶”的模式在侯集村建設光伏發電產業,其中政府出資2871.3萬元,剩余建設資金由鄆城鑫華能源開發有限公司進行兜底,每年所產生的收益必須留出一部分對口扶持包括侯集村在內的1600戶貧困戶,每戶每年幫扶資金為3000元。鄆城縣分公司獲知情況后,積極承擔起國企重任,提供上門服務,專門組織人員給侯集村的1600戶貧困戶開通“豐收卡”、開通手機銀行、綁定三方關系,同時幫助鄆城鑫華能源開發有限公司提供工資代發業務。近年來,每年貧困戶賬戶內存入扶貧資金3000元,已順利實現脫貧。
據悉,縣政府與鄆城鑫華能源開發有限公司已有協定,在未來20年內持續向1600戶貧困戶賬戶內每年存入3000元,相當于每個貧困戶手里多了一個“存折本”,使脫貧人員不僅富在當下、更能穩定將來。
“陽光玫瑰”結出“甜蜜果” 富了個人強了集體
在鄆城縣唐廟鎮胡莊村的陽光玫瑰葡萄種植園內,寒冬季節依然能看到多名工人正在大棚內忙碌,因與其他品種的葡萄種植模式不同,陽光玫瑰葡萄種植在土壤、栽培、施肥等方面有嚴格的標準,要長出優質的葡萄,需要在棚內進行種植養護。
早年間,胡莊村的土地上種的都是傳統農作物,收入僅夠溫飽,村民有勁想致富也不知道往哪兒使,只能守著土地過窮日子。2019年,駐村第一書記和村兩委提出想在村內發展陽光玫瑰葡萄這一稀有品種的想法,鄆城政府當即給予大力支持。
胡莊村對陽光玫瑰葡萄產業采取“集體+合作社+貧困戶”的運營模式,對貧困戶給予特殊照顧,不僅優先將貧困戶名下的五畝土地納入合作社,而且在后期種植管理、葡萄銷售等方面給予全程扶持,與此同時,合作社還會額外拿出收益的30%用于貧困戶的分紅。
2020年,胡莊村陽光玫瑰葡萄種植產業園內第一批種植的葡萄已經掛果,果子不僅個頭大而且甜度高。鄆城縣分公司開通寄遞綠色通道,文化傳媒部聯合政府舉辦“葡萄節”活動,線上直播進行搶購,線下輔助農戶寄遞,成功地幫胡莊村的陽光玫瑰葡萄打進市場。下一步,鄆城縣分公司會繼續本著“人民郵政為人民”的初心和使命,以乘風破浪的奮斗姿態,不斷助力脫貧攻堅成果的鞏固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