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春交替,怒江大峽谷寒風凜冽。2月2日7點半,天還沒亮透,收拾好兩大包郵件后,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瀘水市秤桿鄉郵政所所長、全國勞動模范桑南才將郵袋綁在摩托車后座上,按了按戴在頭上的頭盔,接過妻子蜜曉琴塞過來的饅頭,說聲“走了”,便騎上摩托車,頭也不回地向目的地駛去。
這些天,進出口包裹都多起來,臘肉、蜂蜜、泡核桃等土特產成為外出人員寄給家人送新春祝福的首選,自去年12月底到現在,本地發往外地的土特產也達到近萬斤。
“1987年參加工作時,每月投遞量不過200來件,現在一天就是這個件數。”桑南才說。好在秤桿鄉13個山村,桑南才都了如指掌。
桑南才負責的郵路全長486公里。在怒江大峽谷,迎接他的不是狹窄陡峭的山路,就是洶涌的怒江和深不見底的山谷。建制村通公路后,桑南才已經換了第6輛摩托車了,“平均每天150公里,單是剎車片和大小飛輪,每月就得換一副”。
這次去赤耐乃村投遞,要繞29道拐才能到。“山里的老百姓,和城里人一樣依賴網購。”桑南才說,因為春節不少網店要歇業,很多村民都會提前買下必需品。赤耐乃村也有小賣部,但價格高。桑南才傳遞的平價物品方便了村民的生活。來到赤耐乃村,桑南才剛停好摩托車,在路邊放羊的老人就迎了過來。“咋個今天就上來了,過兩天送來也不耽擱嘛!”老人名叫六月華扒,想著過完年就得種莊稼,于是花12元錢讓兒子幫著在網上購買了一包南瓜種子,想不到這么快包裹就到自己手上了。“早點給你送到,我心里才踏實。”等完成赤耐乃村的投遞工作,已接近下午3點,桑南才只能坐在路邊的大石頭上,就著山泉水啃起出門時妻子塞給他的早已冷硬的饅頭,稍事休息后,又向著與赤耐乃村遙遙相對的另一個村進發了。
為保證郵政普遍服務的質量,桑南才每周至少投遞5次,通往秤桿村的郵路是桑南才每周必跑5天的郵路,網名為“逸塵優蘭”的收件人是他的老客戶,“化妝品、大米、電器、被子,幾乎所有的生活必需品都成為她網購的對象”,在頻繁給對方投遞郵件中,桑南才感慨網購給村民生活帶來的大變化。
除了普服,桑南才還在春節前通過郵樂網等電商平臺,幫助村民銷售土豆、蜂蜜、羊肚菌、仿野生天麻等怒江土特產品。看到村民面臨滯銷的產品變成訂單,他很開心;看到來自外地的新春禮包經過他手送到客戶手中,他也很開心。
從事投遞工作33年來,桑南才見證著家鄉的發展和變化:剛參加工作時都是步行送郵件,出去一趟,五六天才能回到所里;現在公路通了,很多地方騎摩托車就可以到達,當天去當天就能回。最開始那幾年,1個月只有70~80件郵件,現在1個月的郵件能到5000件左右,1天的量比過去1個月還多……
隨著鞏固拓展脫貧成果與鄉村振興戰略有效銜接步伐的加快,桑南才對未來充滿信心:“我相信郵路會越來越好走,鄉親們的日子也會越來越好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