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進村難,一直是困擾農村電商經濟的突出瓶頸。近年來,省郵政分公司(以下簡稱“湖北郵政”)把普遍服務和特殊服務作為立業之本,加快布局農村電商寄遞網絡,探索推進郵政與民營快遞合作,切實破解快遞下鄉“最后一公里”難題,服務“三農”,助推鄉村振興、興農富民。
鶴峰縣,位于恩施州東南部,被譽為“中國茶葉之鄉”。
快遞配送至城鎮里不能進村,一度成為影響當地農產品出山、工業品下鄉的“堵點”。現在情況如何?
11月下旬,湖北日報全媒記者輾轉鶴峰,探訪湖北郵政普遍服務向鄉村延伸,打通快遞下鄉“最后一公里”的現實圖景。
村郵站變“致富站”
“來來來,快進來烤火!”11月26日上午,鶴峰縣走馬鎮官倉村村郵站門外,村民丁雪嬛看到記者到訪,熱情地招呼著。
返鄉創業兩年,32歲的丁雪嬛成了鶴峰縣潤達農業專業合作社的負責人。兩年前,丁雪嬛從深圳返鄉,一度為找不到合適的工作頭疼。
2018年,在當地政府支持下,丁雪嬛和5名村民共同建立鶴峰縣潤達農業專業合作社。她個人還投資30萬元打造100畝農業示范基地,種植和銷售茶葉、水稻、黑花生、蜜薯等農產品。
“第一年,農產品主要走線下銷售,沒賺到什么錢,反倒虧了6萬元。”丁雪嬛說,去年5月,鶴峰郵政分公司找到他們,商量依托合作社的場地,共同建立起村郵站。
“有了村郵站,農產品不用再賣給縣內加工廠或商販。今年1月至9月,依托郵樂購、抖音直播等網銷渠道銷往全國,合作社農產品銷售額達到500多萬元。”丁雪嬛說。
鶴峰縣郵政分公司總經理朱政國介紹,鶴峰縣內一共建立了164個村郵站,村郵站集農產品代賣、網上代購、便民繳費、存取款轉賬、快遞收發、新媒體直播功能于一體,村民可以購物不出村、銷售不出村、金融不出村、生活不出村、創業不出村。
湖北郵政普遍服務部總經理周清國介紹,近年來,湖北郵政加強農村雙向流通體系建設,已初步建成“網絡代購+平臺批銷+農產品進城+物流配送+電商扶貧+便民服務”為一體的郵政農村電子商務服務體系。截至目前,全省建成2.9萬以上村郵站,基本覆蓋所有行政村;依托村郵站,培育農民網紅,今年開展農產品直播帶貨309場,實現線上銷售額9051.4萬元。未來,湖北郵政還將打造3000個精品村郵站,進一步提升服務品質。
郵快“接力”打通最后一公里
農產品要進城,工業品還要下鄉。如何讓快遞下得了鄉、進得了村、入得了戶?
今年7月,湖北郵政與順豐、百世、中通、申通、圓通、韻達、京東、極兔等快遞公司聯合開展“郵快合作”,民營快遞企業將快件送到鄉鎮一級后,由郵政“接力”送到各村的村郵站,村民就能便捷地拿到自己的快遞了。
11月26日,鶴峰縣燕子鎮清湖村村郵站,綠色的貨架上,擺滿了圓通、申通、韻達等快遞包裹,不斷有村民前來取快遞。
村民張文舉是當地一名裝修工,經常要購買裝修工具和配件。談起這個村郵站,張文舉由衷稱贊:“真是太方便了。”
“清湖村距離燕子鎮11公里,但鎮上東西少,工具也不齊全。”張文舉說,現在無論是裝修工具還是生活用品,全部都在網上購買,3天至4天就到了。
清湖村村郵站負責人柳亞祝介紹,村郵站輻射董家村、湖坪村、百順村、桃花山電站、宜來高速東段項目部等地,與過去相比,村民網購熱情提高了,吃的用的玩的都在網上買。村郵站一天營業14個小時,平均每天派送50個至100個包裹,最多接近200個包裹。
周清國表示,郵快合作促進郵政與民營快遞企業抱團發展,從競爭變為合作,這一模式既最大程度發揮了郵政網絡價值,又利于民營快遞企業補齊農村地區基礎設施短板,使農村也能夠享受到與城市同樣的寄遞服務。7月份至今,全省郵政已代投社會快遞公司包裹30.57萬件。
湖北行政村100%通郵
今年4月,國家郵政局印發了《快遞進村三年行動方案(2020-2022年)》,目標是今年年底全國建制村快遞通達率達到60%,2021年底達到80%,2022年底達到95%以上,符合條件的建制村基本實現“村村通快遞”。
“全省行政村已經實現100%通郵,即使是神農架林區、十堰、恩施等交通不便利、偏遠的區域,郵政服務也從不缺席。”湖北郵政相關負責人說,無論是服務國家、地方的機要通信寄遞,還是服務于百姓的信件、包裹、印刷品,以及義務兵信函、盲人讀物和革命烈士遺物寄遞,中國郵政始終不分地域、不計得失、不講條件的履行郵政義務和踐行使命。
“有人的地方就有中國郵政。郵政服務關乎民生,是國家重要的社會公用事業,與人民群眾生產生活有著緊密的聯系。”湖北郵政相關負責人表示,湖北郵政積極履行普遍服務責任的同時,利用網點和渠道優勢不斷疊加、代理、代辦各項服務,推出了便民繳費、稅務雙代、車駕管代辦、代辦電信等多項便民服務,賦予普遍服務新的時代意義,不斷滿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