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我們到五組去催一下水池修建進度”,戴著草帽的文白建,頂著大太陽,快步走出了村委會黨員服務大廳。2018年,根據宣恩縣精準脫貧指揮部安排,郵政儲蓄銀行宣恩縣支行克服重重困難,組織人員和資金,積極參與沙道溝鎮樂坪村的精準扶貧和精準脫貧工作,文白建作為縣支行行長,任駐村脫貧攻堅尖刀班班長(即扶貧工作隊長),一周在駐點村工作四天,全部實行“吃、住、崗位”在村,在單位工作兩天。作為從事經濟工作的他,不但要負責單位的經營與管理,還要負責駐點村的各項脫貧攻堅事務,每天都在村里忙得團團轉,大伙詼諧的送他“管得寬”。
異地搬遷,讓貧困戶“搬”出幸福。
“文班長,真的感謝您,多虧您給我們做工作,搬到這里來,您看,這里幾好嗨(玩)”,樂坪村三組貧困戶唐蘭英對正在走訪的駐村工作隊隊長文白建說道。按照脫貧攻堅“五個一批”中“搬遷脫貧一批”的要求,沙道溝鎮政府在樂坪村異地扶貧安置點修建了6棟62套安置房,其中樂坪村需要搬遷一部分到安置點,由于貧困戶有守祖宅的傳統觀念,絕大部分都不愿搬遷入住,作為班長,文白建與其他成員一道,找方法,想辦法,冒著酷暑,挨家挨戶做工作,對搬遷的好處,如住房有產權,水、電、通信網絡、有線電視全部到家,并對開戶費給予減免等政策進行宣傳,其中唐蘭英一家經過文白建多次上門做工作,搬到了安置點,經過一段時間的居住,真正感受到了搬遷后的幸福生活,才有了她的肺腑之言。按照上級脫貧的進度安排,樂坪村作為2018年脫貧村,當年樂坪村實施異地搬遷29戶114人,其中遷入樂坪安置點27戶107人,遷入沙道溝鎮松坪安置點2戶7人。
危房改造,讓貧困戶“改”出笑容。
“有了這個衛生間,豬圈我不要了”,貧困戶周本玉微笑著對前來入戶的文白建說。原來周邊人都說從來沒有看到過周本玉笑過,她家經過樂坪尖刀班爭取,進行了危房改造,對房屋進行了維修,地面全部水泥硬化,電線全部進行了更換,房間還吊了頂,衛生間、洗澡間就修在臥室旁,方便又衛生,滿足的笑容,不由自主的爬上她的臉龐。作為農村傳統的廁所都是與豬圈合在一起,既不衛生,也不方便,經尖刀班向鎮政府大力爭取,對樂坪村房屋安全無保障的住房按期進行了危房改造。當年樂坪村完成貧困戶危房改造21戶,改造資金28.3萬元。對非貧困戶實施住房提升工程6戶,資金3萬元。
扶貧貸款,讓貧困戶“貸”出產業。
“這3萬塊貸款,我要把白柚田好好改造一下”,貧困戶楊大勝拿著發放扶貧貸款已到賬的存折信心滿滿的對文白建說。要想真正脫貧,就必須發展產業,發展產業就需要資金保障,作為縣里確定的扶貧貸款經辦行,郵儲銀行宣恩縣支行除了在其他村發放扶貧貸款外,尖刀班班長文白建對作為自己駐點村的扶貧貸款發放,確實是“偏心”了一點,經過摸底和宣傳,有效激發了貧困戶發展產業的信心,經文白建多方努力,當年郵儲銀行宣恩縣支行在樂坪發放扶貧貸款40筆(戶),金額133萬元,戶貸率達到38.83%,戶貸量3.325萬元,遠高于全省扶貧貸款戶貸率20%的要求,戶貸量也遠高于全縣平均水平,為貧困戶發展生產提供了良好的金融支持。
一管清水到農家,讓貧困戶“喝”出健康。
“這個水管要埋在地下,不能裸露在外呢”、“這里是巖山,挖不進去”、“我來出錢請專門的師傅和機械打,你要加快一點,不然時間來不及了”,這是文白建與正在埋水管的村民的對話。“一管清水進農家”作為“吃不愁”的重要標準,一直是村尖刀班的重要工作,作為班長的文白建,與其他成員一起,選擇水池修建位置,動員貧困戶參與義務投工,協調水表安裝進度,經過爭取和努力,當年新修水池三口,安裝水管14500米,解決284戶、910人的用水困難,確保了飲水安全健康。
殘疾鑒定,讓殘疾人群“鑒”出實惠。
“喂,楊理事長,快幫我協調下李玉聽力檢查的時間”,文白建拔通了宣恩縣殘疾人協會楊曉英副理事長的電話。原來,樂坪村二組貧困戶李玉(為保護殘疾人隱私,李玉為化名)患聾啞,因聾啞鑒定需要的設備要求很高,本縣的醫院做不了,需要到恩施州民大醫院去做,當文白建安排人員和車輛把李玉送到民大醫院時,由于聽力鑒定需要一定的預留時間,當天無法進行檢查鑒定時,由于路途遙遠,往返不便,文白建請求當地殘聯給予協調,當天及時的進行了檢查并出了簽定報告。通過上門辦證,送殘疾人到恩施州、宣恩縣醫院檢查及殘聯辦證,為樂坪村殘疾人全部辦理了殘疾證。當年,全村持有殘疾證人員共有16名,其中1級6人,2級5人,3級2人,4級3人。均按政策,申報并落實了殘疾人兩項補貼、低保待遇。
四點半課堂,讓課后的孩子“玩”出歡笑。
“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哪里,.....”歡快的歌聲飄蕩在樂坪安置點“四點半課堂”,為保證家長安心務工或干活,保證安置點孩子們課后的安全,樂坪村安置點根據縣政府的安排,開辦了“四點半”課堂,讓孩子們課后有一個玩耍的地方,文白建作為尖刀班班長,擠出經費為樂坪安置點四點半課堂配置了小黑板、水彩筆、桌椅、沙發等設備,他自己也積極進行安裝布置、打掃衛生,為小朋友課后生活提供了較好的學習環境。
資料整理,讓脫貧成效“看”得明白。
“這七盒是歷年的貧困戶識別和退出臺賬,這一盒是項目公示和成效登記臺賬,.....,一共27盒,我們扶貧的全部檔案都在這里”,文白建每次在來人檢查時,都指著村扶貧檔案自豪的說。雖然精準脫貧不是資料脫貧,但必要的檔案資料是確保政策落實到每一個貧困戶、每一個貧困人口的依據和基礎。作為熟悉文件管理和辦公軟件的文白建,全權負責村扶貧資料的整理,政策不熟悉,就苦學文件,歷年貧困人口識別和退出不相符,就反復比對查找,政策落實有遺漏,就與主管部門反復溝通確認,經過他通宵達旦的加班,經過半個月的奮戰,終于一盒盒數據精準、政策落實詳實的檔案,整整齊齊地擺在了檔案柜上,有效保證了各項政策精準到戶的要求。
扶貧工作是辛苦的,工作任務繁重,犧牲了很多休息時間,在扶貧期間,文白建因扶貧工作緊張,小孩第一次上大學都沒有去送,省分行組織的能力提升培訓也不能如期參加。但只要看到貧困戶改善的住房,聽到村民親切地問候,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扶貧工作,作為班長,是累并快樂著,苦并快樂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