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青州農民畫院,幸福感撲面而來。一幅幅構圖飽滿的農民畫,濃墨重彩地表現了熱火朝天的勞動現場、碩果累累的豐收景象、富足恬適的農家日常,生動形象地還原了新時代齊魯大地的鄉村生活。
73歲的農民畫師馬季青精神矍鑠,正在為新作《五谷豐登》上色。這是傳統農民畫中最常見的主題,只不過“以前畫五谷豐登是畫念想,如今畫的卻是觸手可及的幸?!?。
《五谷豐登》 馬季青/繪
青州是農民畫藝術的發源地之一,馬老是地地道道的本地農民,從小愛畫畫,但他居住的東沙營村,自然條件不好,過去經常欠收?!澳菚r候走在村里,晴天一身土,雨天滿腳泥,飯都吃不飽,美好的畫面全靠想象,”憶起當年馬老感慨良多。
“現在我們村可是真富起來了,住的是新建的瓦房、樓房和小別墅,很多家庭都買上了小轎車,頓頓吃的是白面饅頭和雞鴨魚肉,百萬元戶都很多了!”說起家鄉的變化,馬老的嘴角堆起笑意,眼里滿是光彩。
一手拿鋤頭,一手拿畫筆,以馬老為代表的農民畫師不僅收獲了自己的美好生活,也記錄下一個時代的發展變遷。
“農民畫的靈感來自農村生活,傳統農民畫多以豐收為主題,飽含著農民對吃飽飯的渴望;近年來,畫作題材不斷豐富、內容更加多元,不僅表現了對未來生活的向往,更是對當下幸福生活的深情寫照,”青州農民畫院院長宋曉表示,農民畫的發展史,正是中國農村發展變化的生動縮影。
青州農民畫的構圖就像農民種地一樣,邊邊角角都不留。至于為什么會這樣,馬老打趣說,那是因為心中“滿滿都是幸福感”。
《生態文明新家園》 馬季青/繪
在馬老的影響下,家里的9口人都畫起了農民畫,每年增收數萬元。大女兒馬保紅筆下的人物,總是開懷大笑、手舞足蹈,充滿熱情與活力,彷佛是她心境的寫照。
“以前在家里種地,總感覺缺點啥。后來開始跟著父親畫農民畫,好像生活一下子有了新的意義,生活有趣了,干事有勁兒了,心情也開朗了,人也更自信了,”馬保紅說。
當生活日漸富足安逸,越來越多馬保紅這樣的農民不再滿足于耕種“一畝三分地”,也開始追求屬于他們自己的“詩和遠方”。
拿慣了鋤頭的粗糙手掌并不抗拒畫筆的細膩柔軟,雖沒有專業畫家的純熟技巧,但農民畫家們用樸拙筆法勾勒出的濃濃“鄉土氣”、“煙火氣”,讓人感受到一種生生不息的力量,那是對這片土地最真摯的愛戀,是對美好生活最深沉的向往。
最是質樸動人心,農民畫的獨特魅力吸引了越來越多人走近它、了解它、喜愛它。青州敏銳地捕捉到這一變化,加快建立完整的產銷鏈條,加大以農民畫符號為元素的衍生品開發,加強網上營銷,不斷推動農民畫與時俱進、推陳出新。
《萬年橋》馬季青/繪
如今,青州農民畫及相關產業從業者達3萬余人,一年能創作出50多萬幅畫作,畫作及衍生品交易額超3億元,中等創作水平的農民畫作者人均年增收2萬元,走出了一條振興鄉村文化與增加農民收入“雙翼齊飛”的路子。
“一支筆,幾畝田,農閑畫畫掙錢,農忙下地種田”,鄉村振興的篇章在這里徐徐展開,青州農民畫的精彩未完待續......
記者手記: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實現了快速發展和大規模減貧同步,貧困人口共享改革發展成果,這是一個了不起的人間奇跡?!碑敶袊跁鴮憽叭祟悮v史上最成功的脫貧故事”,全面小康的光明前景就在前方,“到處都是活躍的創造,到處都是日新月異的進步”,中國大踏步前行的信心從來沒有如此充足飽滿,中國人民的精神從來沒有如此昂揚煥發,這些都為農民畫創作者放歌新時代、描繪新時代提供了充沛自信和豐富靈感。而農民畫活力迸發、各地農民畫鄉不斷涌現,正是中國經濟繁榮發展、社會安定有序、人民安居樂業的生動注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