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現在一年四季餐餐有肉吃,神仙過的日子也就是這樣了!”
十八洞村的石爬專沒有想到自己的生活會發生如此翻天覆地的變化。2013年11月3日,習近平總書記正是在這一湘西苗族村落首次提出精準扶貧戰略思想,徹底改變了老人一家的命運。
隨著精準扶貧政策的落地,讓類似于石爬專老人的貧困群眾受惠良多。
精準脫貧取得如此重大成果,其背后原因是什么?“精準”二字又該如何理解?精準扶貧的有效推進將會對今后的鄉村發展和基層治理產生哪些影響?解碼“精準”,有助于更好地把握這場脫貧攻堅戰。
一以貫之
脫貧攻堅布局“精準棋”
脫貧攻堅貴在精準,重在精準,成敗之舉在于精準。
黨的十八大以來,“精準”二字始終是習近平總書記部署脫貧攻堅工作講話中的高頻詞。
——2020年3月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上強調,增強精準扶貧、精準脫貧能力;
——2019年4月在解決“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座談會上強調,為解決好“扶持誰”問題,我們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
——2018年2月在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座談會上強調,必須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
——2016年7月在東西部扶貧協作座談會上強調,需要以更大的決心、更明確的思路、更精準的舉措抓工作;
——2015年6月在集中連片特困地區扶貧攻堅座談會上強調,要在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上下更大功夫;
——2015年2月在陜甘寧革命老區脫貧致富座談會上強調,貫徹精準扶貧要求,做到目標明確、任務明確、責任明確、舉措明確。
精準之策,一以貫之。縱向看,近幾年歷次圍繞脫貧攻堅工作的座談會,習近平總書記不斷對精準脫貧作出重要論述,激發了全黨上下盡銳出戰、迎難而上的斗志;橫向看,會議主題不同,但精準理念始終貫穿于脫貧的各項要求、思路、方法中。精準被反復提及的背后是黨中央把精準脫貧工作擺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展示出黨中央緊抓要害、一鼓作氣的決心。
打一場攻堅戰,謀一局“精準棋”,精準脫貧力求在攻堅拔寨中頻道不換、方向不偏、力度不減,確保貧困人口到二〇二〇年如期全部脫貧。脫貧攻堅決勝時刻的沖鋒號角已經吹響,當此之時,用好精準之方應以非常之力、關鍵之舉繼續在精準施策上出實招、在精準推進上下實功、在精準落地上見實效。
就此,山東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教授鄭敬斌表示,精準施策是提升扶貧工作針對性與扶貧工作質量的政策回應,是新時代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戰略導向,是服務于建成全面小康社會目標的關鍵途徑。只有聚焦“精準”這個核心和關鍵,并持續用力,才能確保將寶貴的資源、財力投放到正確的地方,助力收獲最大的脫貧效果。
靶心不偏
精準扶貧盡顯“繡花功夫”
脫貧攻堅扶持誰?怎樣扶?如何退?精準扶貧以一番“繡花功夫”在實踐中解惑釋疑。
從“精準識別”到“精準幫扶”再到“精準退出”,串聯起了精準扶貧的全過程,每一個環節都要求盯住靶心繃緊弦,堅守扶貧主戰場。
“精準識別”一戶都不能落。精準扶貧扶持誰?建檔立卡確保扶貧工作不留死角、不漏一戶、不錯一人。
習近平總書記反復指出,扶貧不能“手榴彈炸跳蚤”,不能搞“大水漫灌”,對貧困人口要精準識別。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的指示,一項史無前例的貧困人口建檔立卡工作在全國展開。
建檔立卡使我國貧困數據實現了到村到戶到人。有了這本“賬”,“精準識別”便有據可循,“靶向”識別則有賬可查,扶貧開發進入“滴灌式”精準扶貧新階段。
“精準幫扶”一項都不能缺。精準扶貧怎樣扶?開對了“藥方子”,才能拔掉“窮根子”。
就在今年全國兩會召開前夕,大涼山深處的“懸崖村”84戶貧困戶,告別了祖輩生活的懸崖,搬進了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開始了新生活。對“懸崖村”而言,易地搬遷扶貧舉措從根本上解決了困擾村民的出行難問題。
“懸崖村”村民的新生活得益于因時、因勢、因戶、因人精準幫扶施策。不僅僅是易地搬遷扶貧,產業扶貧、旅游扶貧、電商扶貧等精準幫扶舉措也利用貧困地區特色優勢發揮出精準效能。
大同市云州區有機黃花標準化種植基地、浙江省安吉縣溪龍鄉黃杜村白茶基地……這些習近平總書記考察過的扶貧項目,其共同點是,結合自身地域優勢,以產業扶貧帶動貧困群眾脫貧,在精準幫扶中不斷擴大兜底保障覆蓋面,確保貧困人口穩定脫貧不返貧。
“精準退出”一個都不能少。精準扶貧如何退?掛牌督戰,一項一項整改清零,一戶一戶對賬銷號。
較真碰硬“督”,凝心聚力“戰”。《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抓好“三農”領域重點工作確保如期實現全面小康的意見》已經作出部署,對未摘帽貧困縣和貧困村實施掛牌督戰,全力攻克深度貧困堡壘。
逐級督戰,逐村排查,逐項梳理,掛牌督戰是啃下最后“硬骨頭”的關鍵一步。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嚴格考核開展普查。要嚴把退出關,堅決杜絕數字脫貧、虛假脫貧。”“精準退出”對已脫貧人口開展全面排查,認真查找漏洞缺項,一定能夠讓每一個貧困地區、每一戶貧困家庭脫貧出列經得起歷史檢驗。
讀懂深意
精準扶貧傳遞鄉村建設“接力棒”
精準扶貧展現出時代新風貌,既體現為農村建設新風貌,也表現為干部隊伍作風的新風貌。在脫貧攻堅這場戰斗中,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上下接力,基層治理能力得到顯著提升,鄉村建設發展風貌和干部隊伍作風風貌煥然一新,精準扶貧確有深意。
“脫貧只是第一步,更好的日子還在后頭。”2019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給“直過民族”、云南貢山縣獨龍江鄉的鄉親們回信。交接好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接力棒”,更好的日子會越來越近。
脫貧攻堅工作完成之后怎么辦?習近平總書記給出了答案:“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要把扶貧開發、現代農業發展、美麗鄉村建設有機結合起來,實現農民富、農業強、農村美”。
鄉村振興,脫貧先行。精準扶貧與鄉村振興首尾相扣,打贏脫貧攻堅戰,如期實現全面脫貧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優先條件、重要基礎和堅強保障。
吉林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研究員李忠雙表示,推進全面脫貧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要科學認識二者相輔相承的關系,發揮黨的集中統一領導的顯著優勢,實現組織保障的有效銜接;發揮集中力量辦大事的顯著優勢,實現工作機制的有效銜接;發揮不斷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的顯著優勢,為鄉村振興提供動力源泉。
如果說精準扶貧為鄉村振興注入活力,那么精準扶貧則在實戰中檢驗著干部隊伍作風。
2017年春節前夕,習近平總書記冒著嚴寒,來到河北省張北縣德勝村看望慰問困難群眾。德勝村第一書記蘇會彬向習近平總書記匯報時說,“我們的目標是‘不脫貧、不脫鉤’”。
腳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不脫貧、不脫鉤”承諾的背后是第一書記群體真正將自己扎根基層,在撲下身沉下去中解民情知民意,同群眾一起干。他們的工作成效成為了能否傳遞好鄉村建設“接力棒”的關鍵。
精準扶貧任務能否高質量完成,關鍵在人,關鍵在干部隊伍作風。而精準扶貧的一個重要要求就是因村派人(第一書記)精準。
鄭敬斌認為,通過實施駐村幫扶、“第一書記”等制度安排,促使基層干部深入貧困地區基層前線,切實幫助貧困地區開展精準扶貧,不僅助力貧困地區改變貧困現狀,也進一步增強了基層工作者的組織動員能力,提升了基層治理水平。
今年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戰決勝之年,當此攻堅拔寨沖刺之時,更應咬定青山不放松,盡銳出戰,合力攻堅。面對難中之難、堅中之堅的“硬骨頭”,需繼續加大投入,強化資金支持。“勝非其難也,持之者其難也”,久久為功,持續用力,一定能走穩走好“最后一公里”脫貧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