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農場農戶宋文友,畝產1113斤;非農場農戶李占玉,畝產718斤……”6月9日上午,聊城市東昌府區朱老莊鎮茄子李村,相隔一個地壟的兩塊地,經小麥測產,產量差別近400斤。
幾百斤的畝均產量差距讓李占玉的妻子袁華動了心思:“你看人家那麥子多稠啊,我們明年也要加入郵農場。”
“郵農場”是聊城郵政打造的智慧農業平臺。平臺以互聯網為載體,線上將大數據、遙感技術、農技專家、農資廠商與農技服務相融合,線下以縣、鎮、村三級服務專員體系為紐帶,為農戶提供“科技服務+托管服務+套餐服務”一站式服務。“莊稼活,不用學,人家怎著咱怎著”的種田方法在這里變成了歷史,種地,變得科技感十足。
“畝均產量的巨大變化主要因素就是管理模式的變化。”郵農場項目負責人楊月告訴記者,在郵農場,老百姓只要用一個手機、一個APP,就能高效種地。
做農事提醒、去示范田間巡查是茄子李村服務專員宋玉忠的日常工作。“當麥田出現問題的時候,農技專家當場給莊稼問診,每畝地打多少克藥、配多少水、怎么打,都講得很明白。”宋玉忠說。在農事農忙時節,郵農場項目組制定了詳細的會員服務計劃和流程,從套餐肥配送、施肥提醒、澆水提醒、打藥提醒、到試驗田產量對比、農事托管等方面細化服務,明確各服務節點和任務,以“農事服務+科學指導+托管服務”理念幫助農民種田,一體化的服務模式讓農民不僅實現了降本增產,還學會了如何“科學種田”。
保姆式托管也為外出務工的農民提供了“云種地”的可能。“農戶可將土地委托給服務專員,管理委托給郵農場,可以有效解放農村生產力。”宋玉忠介紹,郵農場以村級服務專員為紐帶,對接各類農機公司及合作社,利用互聯網技術,大數據分析、線上線下結合的服務模式,切實為老百姓解決了種地過程中遇到的難題,實現了小農戶與現代農業有機銜接,大大提高了農業的機械化水平和效率,有效地解決了農村空心化和勞動力不足的問題。
宋玉忠介紹,今年小麥季,茄子李村第一批有100多畝參加了郵農場,第二批有100畝參加,預計玉米季將會有很大的增幅。常年在河北保定打工的李占玉通過此次測產也堅定了加入郵農場的決心。“主要是加入了之后非常省心,我也不用再專門請假回來了。”
郵農場不光產量高,收糧食的價格也比普通農戶要高。“我們和聊城市聊糧糧油儲備有限公司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農戶用規定的種子種植,種出來的糧食他們負責收購,價格要比普通的高出5厘。”東昌郵農場項目負責人朱國浩告訴記者,今年,郵農場分別與聊城市聊糧糧油儲備有限公司、聊城市博凱農機專業合作社、冠縣潤享農業飛防公司等合作企業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充分融合雙向物流服務和金融服務,構建起了覆蓋全市的線上線下、城鄉一體的農村服務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