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中午,重慶市南岸區彈子石小學德育處主任陳植余匆匆來到郵政寄遞營業部。“也想不到更好的方式來表達謝意了,我們的老師集體提議,給你們寫封感謝信。多虧你們幫忙寄課本,才讓孩子們這段日子沒耽誤學習!”陳植余的感激來自于3月初的故事:為確保“云開學”,彈子石小學3個校區、4000多個孩子,在郵政員工加班加點的配送下,如期收到了教材,做到了“停課不停學”。孩子們可能并不知道每一本教材背后承載的故事和輾轉歷程,但曾和郵政一起并肩作戰的老師們卻親眼目睹且深深為之感動。
3月1日凌晨4點,位于重慶市渝北區龍頭寺火車站附近的郵件處理場燈火通明;車輛駛過的陣陣轟鳴,搬運重物的沉悶聲響,打破了夜的寂靜。
“馬上有6輛車來,大家加快動作!”重慶市渝北片區郵政分公司副總經理鮮光彬頭也不抬地囑咐大伙兒,手中搬運的動作暗暗加快。這是他在這里熬的第二個通宵。就在前一夜,渝北區113所學校的近13萬份教材,陸續來到這里分揀中轉,幾乎將近2000平方米的處理場地全部占滿。
與渝北區龍頭寺火車站郵件處理場相似,重慶39個區縣的郵件處理場地均是火力全開。因為量大,很多區縣除了郵件處理中心,還借用了寄遞事業部的場地,還有的是在學校打包的時候就直接分發了。從2月26日開始的5天時間里,重慶市郵政分公司總經理周新峰親臨一線,集結起包括郵政投遞、各級職能部室、營業網點、郵儲銀行、中郵保險、地方團委、部分客戶單位、學生家長、熱心志愿者、員工家屬在內近3萬人的隊伍,完成了1000多萬冊教材的配送任務。
從總經理到普通員工,從家屬到愛心人士,重慶郵政動員了兩倍于員工數的力量,全力支撐和保障教材投遞工作。24小時不停歇,只為給孩子們多搶一點時間;用心設計專用標簽、開辟專用通道,只為每個環節少耽誤一秒。
教室里、樓道間、會議室、操場上,處處皆戰場、時刻在戰斗。
有人搬運著十幾公斤重的包裹,在倒春寒的夜里累得大汗淋漓;有人持續封裝13個小時,胳膊酸軟到筷子都拿不穩;有人將磨破了的手指拿膠帶一纏便繼續奮戰,通宵達旦。為解決沒有電梯的問題,他們在樓梯間搭建起了“人力皮帶機”,手遞手將7000公斤重的3500個教材包裹從3樓運到1樓。
地址寫在主城,但學生住在邊遠區縣,怎么辦?馬上改寫地址,免費轉寄;提供的地址和電話都不對,怎么辦?通過物管挨家挨戶打探,周折輾轉找到同學;學生家庭正在隔離,怎么辦?拜托給小區志愿者,通過他們送書上門……
地無分南北、人無分崗位,重慶郵政人全體總動員,為教材配送沖破疫情封鎖線,上演了一幕幕驚人時速。短短5天時間,160萬件、1000多萬冊教材,全市39個區縣全部送達。
小區門口沒有路燈,投遞員汪軍只能借著手電筒的微光,一一電話聯系家長取教材。 李平 攝
晚上9:00,學府第一小學封裝現場,已經是輾轉封裝的第4 所學校,沙坪壩曾家支局宋倩在封裝間隙將就吃點晚飯。向巍 攝
晚上10:30,家住重慶市巴南區木洞鎮的張玉寧同學收到教材后,開心地與爸爸一道將投遞員周繼勝送出家門。朱亞坤 攝
手被劃破,來不及找醫用膠布,萬州移民廣場郵政所負責人蒲春燕就用郵政膠帶包上手指接著打包。譚海霞 攝
經過二次封裝、防水處理之后,處理中心人員為教材貼上寄遞專用標簽。朱亞坤 攝
江北寄遞事業部幫扶人員陳俊蘭投遞途中突遇大雨,她知道教材有防護,為節省時間,顧不上打傘一路猛跑。 朱亞坤 攝
知道教材送來了,魏辰小朋友非要纏著媽媽一起去小區門口收教材包裹。 朱亞坤 攝
萬州區電報路小學的“學霸”楊清如小朋友收到教材后,在電腦的輔助下預習新課,開心極了。李璐君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