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11’峰值 52.59萬件,平穩過渡!”
“‘雙12’峰值 41.66萬件,平穩過渡!”
“目前,我們正在全力迎戰春節旺季生產,一切有條不紊、盡在掌握!”
提起今年的旺季生產,黑龍江省寄遞事業部常務副總經理、哈爾濱郵區中心局局長金龍底氣十足。是什么讓他如此從容淡定?“那是因為我們‘大老粗’用上了‘高科技’。”他笑著說,從10月開始,新型包分機在哈爾濱中心局投入使用,徹底改變了手工分揀的落后狀況。“這是目前國內領先、世界一流的新型包分機,每小時處理效率達3萬件,每天最高處理量可達60萬件。”金龍的自信和喜悅溢于言表。
場地狹小、沒有自動化分揀設備曾是制約哈爾濱中心局處理能力的“瓶頸”。而與此同時,網上購物狂歡形成的包裹高峰一浪高過一浪,哈爾濱中心局旺季期間包裹業務量從2015年的8.24萬件上升到今年的52.59萬件,一次次創造歷史新高。在重重壓力下,哈爾濱中心局的員工們克服巨大心理壓力,挑戰身體極限,在極寒天氣下、在包裹的海洋中日夜奮戰,以確保郵件不積壓、不爆倉。“那是一段艱苦卓絕的歲月,每年戰旺季,猶如大兵壓境,是吃苦耐勞、艱苦奮斗的精神在支撐著我們。”提起過去的艱辛,金龍不禁感慨良多。
艱辛——難忘的手工分揀歲月
哈爾濱中心局承擔著全省郵件進出口集散處理及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地區郵件的經轉任務,把哈爾濱中心局比作黑龍江省郵運網絡的“心臟”,毫不夸張。而這樣一個郵件處理樞紐,場地和設備卻嚴重滯后。
時鐘撥回2015年,哈爾濱中心局生產樓為6層立體作業,單層生產場地面積僅為3800平方米,各個樓層全部生產場地面積加起來也僅有2.15萬平方米;生產現場沒有車輛裝卸平臺,郵件在樓上樓下內部傳輸依靠螺旋滑槽和貨運電梯;生產設備為老式包裹分揀機,每小時處理能力僅為2300件,效率極低。隨著國內包裹快遞業務的迅猛發展,哈爾濱中心局業務量以190%的速度快速增長。
每到“雙11”“雙12”、春節等旺季期間,哈爾濱中心局就進入了不眠不休、晝夜奮戰的狀態。生產樓、機關樓晝夜通明,機關全體黨員干部24小時輪流作業,黑龍江省郵政分公司也派出支援隊伍并肩戰斗。旺季期間,正趕上黑龍江嚴寒多雪的季節,大雪經常導致高速公路封閉,干線汽車在滯留后會在短時間內集中到達,最多時達到100多輛。
面對堆積如山的包裹,臺席間、垛口間、郵車上,管理人員、業務人員、普通員工、外包工人奮戰在一起,爭分奪秒,不分你我、不分彼此。大家心中只有一個共同的目標:讓郵件處理得快一點、再快一點……
為了提高處理能力、保證郵件時限,黑龍江省分公司決定在江北搭建第二處理場地。起初,江北處理場地僅有一個空廠房,除了三四條傳送帶以外沒有任何分揀設備,每天只能處理1.5萬件郵件。經過逐步摸索和完善,哈爾濱中心局將老式包裹分揀機拆除并進行改造,使用舊設備的皮帶、軸承將小型皮帶機和傳送帶焊接起來,搭建了多條接卸郵件的傳送帶。他們利用傳送帶裝卸車,分揀則完全采取手工掃描、批號和手工分揀的方式,初步摸索出了一套手工分揀的流水化作業模式。
業務員王冬回憶說:“冬天半夜接卸車輛,大門一開,室內外基本是一個溫度,員工得戴著棉帽子、穿著棉大衣工作。”由于場地太小,旺季生產分揀完的待發郵件只能挪至場地外裝車,零下二三十攝氏度的天氣,滴水成冰,可員工們一干就是半宿,手腳都凍得不好使,回到室內緩兩個小時還生疼。能搬入大平面的生產場地和使用現代化的分揀設備,一直是哈爾濱中心局員工們多年的夢想和期盼,更是黑龍江郵政發展的迫切需要。
震撼——感受科技帶來的力量
實現郵件處理的機械化和自動化,對提升黑龍江郵政郵件處理能力、滿足電商客戶需求和快遞包裹競爭需求都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2015年,集團公司專門立項為哈爾濱中心局配備工藝設備工程。該工程以扁平化組網、散件加集包作業、細化分揀深度為原則,功能定位為普郵和快遞包裹,配備包件分揀機等工藝設備。在完成可研、初步設計、施工圖設計后,該工程于2017年11月開始建設。
今年8月,哈爾濱中心局開始籌備搬遷轉場,新現場、新設備同時投產使用,新一代寄遞平臺也將同步上線運行。與此同時,集團公司寄遞事業部成立,面臨機構改革、郵速整合。黑龍江省分公司緊跟改革形勢,乘著寄遞事業發展的東風,憑著艱苦奮斗的精神,迎接充滿挑戰也蘊含機遇的嶄新時代。
如何發揮包分機的最大效能,成為哈爾濱中心局最大的課題。早在轉場搬遷前,哈爾濱中心局就規范員工生產操作流程,出臺了《包狀郵件生產操作規范》,開展了全員培訓,為人機磨合做好充分準備。今年10月,哈爾濱中心局江北郵件處理中心正式投產使用,搬遷后立即面臨“雙11”大考,新場地、新流程、新設備、新系統亟待理順和磨合。同時,哈爾濱中心局還根據工作實際進行動態監控,針對各個格口郵件量的變化隨時切換,大幅加快了郵件落格速度,包分機處理率提高了30%以上。目前,大小件分揀機共設置323個格口,其中,小件分揀機已經做到了全省80個縣級郵政分公司全覆蓋,極大地減少了下一環節的經轉量。
11月13日,集團公司黨組副書記李丕征在黑龍江省分公司總經理劉斌的陪同下,來到哈爾濱中心局江北郵件處理中心,視察新包分機上線運轉及“雙11”生產情況。在郵件處理中心現場,約1.2萬平方米的場地內機器轟鳴,新型包裹分揀機高速運轉,一件件包裹在環形軌道上快速流動。看到井然有序的作業場面,李丕征不時用手機抓拍畫面。他詳細了解了新包分機投產使用后的生產作業流程、人機結合和設備分揀效能等情況,對哈爾濱中心局快速適應新設備、新工藝、新流程,提升作業效率,規范各項管理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他希望哈爾濱中心局繼續做好工藝創新、流程優化,從點點滴滴進行技術革新,實現精細化管理,更加有效地發揮新型包分機的功能和效率。
“向黑龍江郵政學習,小件裝袋,利于下一環節、利于有效裝卸,提高了裝載率。”當晚,集團公司董事長劉愛力發來了微信,為黑龍江郵政點贊。集團公司寄遞事業部總經理方志鵬也在微信上說:“為黑龍江郵政的同志們點贊,一局創新一點,全網創新一片,要堅定不移地實施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做強做優做大快遞物流的目標一定能夠實現!”
僅經過短短一個月的人機磨合,哈爾濱中心局就經歷了“雙11”“雙12”大考,交上了令人滿意的答卷。一次次戰勝高峰的經驗,增加了哈爾濱中心局用好先進分揀設備、發揮分揀機更大效能的信心。指揮調度中心業務管理人員李建軍充滿自信地說:“當前,我們正在繼續研究減少空盤率的辦法,通過加強供件操作規范的培訓和推廣分揀碼的使用等措施,力爭在短時間內,更加有效發揮分揀機的效能,爭取把每天最高處理量提高到70萬件,以應對旺季生產和未來業務量的更高峰。”
轉型——打一場成本翻身仗
好的設備是企業發展的硬件支撐,“硬實力”提升后,黑龍江省分公司乘勢借力、加強管理,一邊將資源發揮到極致,一邊加快推進提質增效,通過精細化管理和對標先進找差距,大打成本翻身仗,將哈爾濱中心局由支撐中心向利潤中心轉型。
向利潤中心轉型的首要目標是提高效率、減少運輸和人工成本。在少增加車輛和人員的情況下,他們通過調整作業計劃,采取對車輛及人員重新整合、郵路重新組劃、加強自辦郵路運輸以及長短郵路套跑等措施,大力降壓成本。對原委辦運輸的哈爾濱至天津、加格達奇、牡丹江、佳木斯、鶴崗、伊春、綏化和北安8條郵路調整為自辦運輸。“上述8條郵路委辦運輸成本200多萬元,改為自辦運輸后,每月節約70萬元。”指揮調度中心經理任哲說。
此外,指揮調度中心調度人員每天對郵件處理中心裝卸車情況進行視頻監控和走動式檢查,對裝車堆碼不規范立即糾正,并按照500元一次進行考核,有效促進了車輛容間利用率的提升。通過加強裝車管理,車輛裝載量得到大幅提高。以一級干線20噸車輛為例,不規范堆碼時,一車只能裝載郵件5000至6000件;規范郵件裝碼后,一次帶運郵件增加1000多件,裝載率提高20%以上。
人員外包成本也是控制成本的重要環節。沒有分揀設備時,哈爾濱中心局在旺季生產期間外包人員最多達535人次/天。搬遷轉場后,哈爾濱中心局制定完善了《業務外包管理辦法》和《業務外包管理實施細則》,并通過對外包人員作業的實際標量,制定了外包人員的計件辦法。經過反復研究后,與外包公司協商對合同內容進行修訂,由按人數外包改為按件數外包,同時,細化了各個生產環節的外包分值、生產作業流程和規范。通過新分揀機投產和推行外包計件,外包人員較去年旺季生產同期減少340人次/天。
增效中不忘提質,黑龍江省分公司加強對哈爾濱中心局各項質量指標的管控力度,每月對所有質量數據進行核查分析,針對進口分揀準確率低和市內轉局率較高的問題,持續加大市內轉局率的監控、檢查、分析和考核力度。通過采取分揀預處理、按包面地址復核、對名址不準確郵件進行征址等一系列工作措施,市內轉局率從年初最高的3.22%下降到11月的0.65%。同時,哈爾濱中心局還立足客戶體驗,推動快遞包裹服務升級,4小時工單及時反饋率達99.9%以上,通信質量明顯提高,企業發展正顯示出前所未有的潛力和后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