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一個有著3000多年歷史的文化古都,一座世界東方的偉大城市,一塊古老而欣欣向榮的文明高地,一方東西方物質與精神匯流的和諧沃土。
第一面五星紅旗從這里冉冉升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從這里起飛。這里保存著最完整的古典文化形態,這里不斷催生著新的發展理念和生活態度,這里包容著無數人對未來幸福生活的渴望。
1978年12月18日,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在北京舉行。自此,中國拉開了改革開放的大幕。40年間,改革的春風吹遍京華大地,古老的城市煥發出新的活力。伴隨著時代的發展,北京郵政作為這座城市中人們交往的一座綠色橋梁,也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在視察北京的講話中,習近平總書記要求北京要明確城市戰略定位,堅持強化首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科技創新中心的核心功能,努力把北京建設成為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這個美好光明的目標,不僅激發出了這座古老的城市蓬勃的發展活力,也賦予了北京郵政以全新的發展機遇。“將北京郵政打造成為行業一流、政府信賴、社會滿意、員工自豪、可持續健康發展的現代服務企業”這一美好發展愿景,為北京郵政人帶去了熱騰騰的希望。
40年彈指一揮間,改革開放成為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選擇;40載櫛風沐雨,北京郵政與這座文明古都一同逐夢前行,在勇于創新、勤于改革中,走出了一條契合首都定位、突出區位優勢的差異化發展之路。
中國硅谷與“馬路青春”
中關村,曾是北京西北郊名副其實的村落。40年前,與這里眾多科研院所和大專院校為鄰的,是大批冒著黑煙的手工作坊式鄉鎮企業。40年后,這里高校和科研機構匯集,處處激蕩著創業創新的激情和夢想。“中關村”三個字,如今已成為科技創新的代名詞和首都發展的金名片。
高樓林立中,追夢人群里,綠色的青春踴動。
看著已經發黃的海淀路郵局國慶35周年的集體照,明年就要退休的北京市中關村大街郵政支局員工楊濤有些入神。照片上,簡樸的二層小樓前面,一群身著制服、頭戴郵政大檐帽的郵政人顯得意氣風發。
“海淀路郵局就是現在中關村大街支局的前身,我是1978年入局成為一名投遞員的,那年正好開始改革開放。”楊濤回憶著屬于自己的那段“馬路青春”。但后來中關村的發展速度,有些超出了老楊和所有人的預期。
20世紀80年代,新技術公司在中關村如雨后春筍般涌現,逐漸形成國內最大的計算機與電子產品集散地。隨后,我國第一家科技園區——北京市新技術產業開發試驗區正式成立,這也決定了中關村科技體制改革“先行先試”的未來發展之路。
“電子一條街”是許多“70后”“80后”的回憶,老楊在這條車水馬龍的街上繼續投遞著信件。一間間平房消失了,隨之而來的是一座座嶄新的樓宇,各家電腦賣場的商戶成為中關村大街支局的主要客戶。1998年,第一屆中關村電腦節開幕,中關村大街支局進駐現場提供服務。為了不落伍,支局當時還特意給駐點搬來了一臺電腦,盡管它只是完成了開機的使命,但在那個時代、在中關村,電腦幾乎就是身份的象征。
之后連續5年,中關村大街支局都參加了中關村電腦節的服務工作,當時制作的電腦節紀念封供不應求,郵政在人們心目中略顯滯后的形象在中關村得到了改觀。“最多的時候,我們在中關村的各個寫字樓里有11個郵政所,包括微軟公司在內,各家公司都成了郵政的合作伙伴。”1995年入局的張曦回憶道。除了這些科技公司,當年紅極一時的《精品購物指南》《計算機報》等報刊社都是中關村大街支局的客戶,道界內的北大、清華等高等院校亦是如此。
隨著電腦、手機等電子產品逐漸普及,再加上電商的沖擊,傳統電子賣場的生存空間進一步遭到擠壓。今年5月,中關村大街沿線最后一個電子批發市場開始拆除。昔日的“金三角”——鼎好、海龍、e世界則將轉型升級為國際技術轉移中心、智能硬件創新中心、中關村科技金融創新中心。
不破不立。中關村作為我國第一個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經過不斷轉型,目前已成為北京市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源,涌現出了一大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技術企業,園區擁有高新技術企業超過1.4萬家。2016年7月12日,郵儲銀行北京分行與中關村發展集團打造的全新創業空間“領創金融咖啡”正式開業。開業當天,北京分行與中關村發展集團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北京分行將向中關村發展集團提供100億元意向性授信,用于中關村科技園區建設、科技金融創新和中小微企業一體化金融服務等。
截至11月底,作為屬地支行的中關村支行小企業法人授信業務余額達3.27億元,今年發放額突破3億元,年凈增余額9872萬元,為高新技術類企業為主的小微企業提供了優質的金融服務。
2017年12月14日,小米CEO雷軍再次表示將發放10萬枚手寫賀年卡明信片,這已經是小米連續3年與北京郵政合作發放明信片。在騰訊與北京郵政合作的“地圖圍欄”精準投遞項目中,騰訊位置服務商務合作經理師郭帥這樣評價:“短短的15天時間,北京郵政不僅完成了地圖技術對接,更把許多影響到技術操作的業務流程進行了全面升級。在北京郵政與騰訊位置服務合作下,通過電子地圖規范的名址信息、LBS(移動位置服務)精確位置提供及微信公眾號線上服務,可讓用戶方便查找到身邊的郵局、郵儲銀行或郵筒的位置。”
從中國硅谷逐漸成長為全球創新網絡中的關鍵樞紐,中關村充滿著朝氣、充滿著變化、充滿著創業機會、充滿著創業之美。創新驅動風潮涌動,同樣也帶快了北京郵政轉型發展的步伐,堅定了這家傳統企業在市場化的進程中以科技引領發展、開創美好未來的信念。
包容并蓄與“榮譽市民”
在寬闊的東長安街旁,巨幅海報裝飾下的玻璃幕墻分外引人關注,進門處矗立著等身大的復刻蠟像,而蠟像身后300平方米的空間里陳列的是有關一個受北京這座城市歡迎的外國人奮斗和成長的經歷,這里就是北京郵政為北京市榮譽市民、籃球運動員斯蒂芬·馬布里設立的“馬布里之家”。
2015年12月底的一天,“馬布里之家”正式對外開放首日,一身正裝的馬布里向球迷激動地說:“在北京,我看到了這座城市對我的愛!”3年來,馬布里多次來到這里參加公益活動、舉辦球迷見面會、接受媒體采訪,這里成了他心中真正的家。作為一名前美國職業籃球運動員,馬布里在2011~2012賽季加盟北京首鋼男籃,隨后帶領球隊分別在2012年、2014年、2015年3次獲得中國男子籃球職業聯賽總冠軍。
除了馬布里,每個在京城打拼的人的故事都呈現著時代變化的力量。40年的改革開放開啟了北京走向世界、融入世界、影響世界的偉大征程,也翻開了北京郵政服務對外交往、助力國家形象塑造與傳播的新篇章。
清晨5點的北京東二環,和兩個多小時后的早高峰相比,還很通暢。建國門郵政支局早班投遞員陳甲從位于東二環建國門外的支局出發,開車僅用了20分鐘就到達了8公里外的中國日報社,把需要在7點之前投遞到各個大使館和駐華機構的《中國日報》裝上車。
“這些報紙都要確保在各使館工作人員上班前投遞到使館,以北京的早高峰時間計算,最優的投遞路線是先去亮馬河使館區,再去三里屯使館區,最后回到建國門外使館區,這樣既高效又能避免擁堵。”點數并整理好報紙后,陳甲一邊介紹一邊迅速啟動車輛,駛上華燈未熄的三環路。
伴隨著改革開放,北京服務國家整體外交地位不斷提升,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外國機構加強了與中國的合作與交往。據統計,1979年改革開放之初,北京僅有建國門外和三里屯兩處使館區,到1986年啟動建設亮馬河第三使館區,再到2010年北京啟動了東壩第四使館區的建設工作,截至2017年底,在京常駐的外國機構有近3.5萬家。伴著城市在對外交往這一舞臺上的華麗蛻變,北京郵政也順應城市功能的全新定位而不斷創新。
從1979年建國門支局成立之初服務建國門外和三里屯兩處使館區,到如今涵蓋第一使館區、第二使館區、塔院地區、燕莎地區以及東城區內務部街、三里屯使館區等地的157家駐華使館、57家外國通訊社、12個國際組織、60棟外交公寓樓的郵政營業和投遞服務工作,為25平方公里內的近20萬客戶提供著業務最全面、功能最完善的涉外郵政服務,近40年間,變化的是業務種類和服務范圍,不變的是北京郵政堅持“外事無小事”的服務要求以及按照“政治第一、安全第一、責任第一”的服務理念和責任擔當。
細小的變化往往反映著時代的劇變。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前行,中國文化已經被越來越多的外國人了解和學習,而伴隨著國際交流和商業溝通不斷深入,北京郵政的國際業務和涉及的服務也日趨多樣和豐富。“從以服務政商、百姓的函件印刷品為主,進而發展到因電商等新經濟而快速成長的跨境電商業務,適應著國家發展的需要,隨改革開放而行。”北京市國際郵電局黨委書記、局長齊濤介紹道。
在距離建國門支局不到2公里處,是占地1萬平方米的北京郵政國際小包處理現場,從2002年整合進口科、出口科、包裹科等部門成立國際郵件收寄中心,到2015年隨業務結構變化更名為北京市國際郵電局跨境電子綜合服務中心,再到2016年北京郵政跨境電商綜合服務中心海關監管場所正式啟用,由海關在郵政收寄場地設立跨境郵件出口監管,首家實現“跨境貿易電子商務”監管模式(9610模式),截至目前,共實現申報貿易額28.95億美元。伴隨著國際貿易爆發式發展,北京郵政也依托口岸處理優勢、通關優勢、時限優勢、航線優勢等獨有的優勢資源不斷拓展國際小包業務。
陽光化監管的模式,帶來的是效率最大化。隨著監管模式升級,北京郵政更對自身優勢資源進行整合,借助同場地作業的處理便利,搭建起了北京郵政跨境小包快速直封通道,為跨境電商客戶提供“郵件攬收+前置處理+快速通關+最快境內處理”于一體的物流寄遞服務,實現24小時內完成郵政收寄、封發、交航和啟運環節操作全流程,實現了北京跨境電商出口郵件的高效運轉。
四十華彩與“時代郵政”
40年前,在京召開的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吹響了改革開放號角;40年后,一張實實在在的“成績單”,勾勒出改革開放以來北京發展的壯麗圖景。經過40年的奮進發展,北京地區生產總值達到2.8萬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是1978年的41倍,年均增長10%。隨著改革的深化,北京不斷調整產業結構,成為國內第一個提出減量發展的城市,產業內部結構呈現“高精尖”發展趨勢。
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緊跟北京的城市發展步伐,北京郵政積極融入城市的建設與變革。翻開改革開放以來北京郵政的發展歷程,“新時代,屬于堅定者、奮進者、搏擊者,屬于每一個為了夢想而打拼的北京郵政人”。北京市郵政分公司總經理王小東振奮人心的話語道出了北京郵政人的奮斗激情。
今年1月,全新的AGV-500D頂升式智能分揀機器人在北京郵區中心局測試上線,能夠輕松扛起500公斤重的籠車在雙層包件分揀機非直連格口區與非直連裝運位區之間往來穿梭,大大提升了郵件的盤駁效率。
10月,北京郵政根據城市副中心規劃建設需要,在通州區增開《人民日報》《北京日報》自取郵路,為政府部門提供《人民日報》《北京日報》等黨報黨刊的早投服務。同時,還對郵件直封格口進行優化,由原來的5個增加至10個,并在全區新增44名投遞員、88輛電動三輪車、97臺PDA設備,核心區域新增4輛新能源郵車和12名專職投遞員,進一步提升了郵政的報刊及郵件處理時限和服務質量。
11月初,在集團公司寄遞事業部的統一協調下,北京郵政與河北郵政就北京與廊坊間的直達及經轉郵件郵路進行優化升級,進而提高干線郵路的滿載率,減少發車數量,提高網路運能效能,提升雄安新區的郵政服務水平。
11月16日,在位于石景山區的北京冬奧組委辦公區內,北京郵政與冬奧組委共同舉辦《北京2022年冬奧會——雪上運動》紀念郵票首發儀式。儀式上,“北京2022(臨)”郵戳啟用揭幕。同日,北京首家麋鹿臨時郵局正式開業,109件麋鹿形象設計作品將參加冬奧會吉祥物的社會征集工作。北京郵政在服務冬奧會的多項活動中吸引了眾多郵迷以及社會媒體的廣泛關注,成為當日新聞焦點。未來,北京郵政還將聯合冬奧組委陸續發行冬奧會會徽、吉祥物、場館、冰雪運動等郵票及郵品,講好中國故事,向世界展示健康中國、活力中國、文化中國的美好形象。
今日的北京郵政,已走進了新的發展時期。基礎服務設施和網點服務條件得到了極大改善,廣大郵政員工工作熱情高漲,管理基礎不斷夯實。企業在緊抓國家實施“互聯網+”“一帶一路”“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等戰略機遇的同時,立足首都城市“四個中心”定位,發揮北京郵政區位優勢,不斷加快改革創新、轉型升級,謀求新發展,實現新跨越。
夢想,既是一種內心的期許,更是一股前進的動力。“將北京郵政打造成為行業一流、政府信賴、社會滿意、員工自豪、可持續健康發展的現代服務企業”,這是所有北京郵政人激情奮斗的目標。
新時代的北京郵政,正朝著這一新的發展愿景闊步前行。未來,會更好!
北京郵政設立的“馬布里之家”成了前中國男子籃球職業聯賽著名球員、北京市榮譽市民馬布里(左4)心中真正的家。記者 李巍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