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包裹處理量逐年迅猛增加的形勢下,集機械化、信息化、智能化為一體的MPF600型雙層包件分揀機對于成都郵區中心局通信生產的重要作用已是不言而喻。“一日不可無機”已成為該局郵件處理中心生產運行的真實寫照。自2015年“雙11”前雙層包分機安裝使用至今,成都中心局非常重視雙層包分機的維護工作,并大力提升包分機的分揀效能,確保網運更高效順暢。
如何煉成“良機”?承擔著包分機維護職能的該局運行維護中心維護一組秉承著“以設備為中心組織生產、生產向設備要效率、設備向維護要可靠”的理念,在加強自身能力建設、強化運維管理、做好技術革新方面狠下功夫,使包分機的處理效能大增,旺季日處理峰值從剛安裝時的26萬件提升至當前的74萬件。
搶占先機 增強技術能力
當年雙層包分機投入使用時,除了組長李兵、副組長彭杰兩人自參加工作以來長期從事包分機維修工作外,維護一組基本上都是經過新老人員交替后上崗的年輕人,對包分機維修技術絲毫不熟悉。而且就算李兵、彭杰多年來也都一直從事機械式包分機的維修,但兩個50歲的老同志對如今的新型雙層包分機的維護也是懵懵懂懂的。
一切都要從頭開始。兩個組長決定從加強學習、提升班組人員技術能力入手。兩人結合以前的工作經驗,通過認真學習摸索出了一些門道后,重點開始在培訓上做文章。一方面開展課堂教學,除了講解理論基礎知識外,增加了現場對照設備實物講解與實際故障中案例分析相結合的方式。培訓分階段推進,每一階段培訓后都會通過筆試和實際操作測試來檢驗大家的學習效果。另一方面,開出自學書單如《計算機信息》《電子電路》《電子原理》《機械基礎》等教材,讓大家在工作之余認真學習,以更好提升基礎能力。針對組里人員學習能力參差不齊的情況,還特別采取差異化培訓,通過以點帶面的方式,先重點培養出幾位基礎較好的年輕人,再通過他們以傳幫帶的方式輔導其他基礎較薄弱的成員。
為了拓展大家的知識面,班組還特別訂閱了《電腦報》《郵政研究》等報刊,從專業技術網站“工控核網”等網上下載技術資料。“不僅要讓大家學習包分機的維修知識,我們還倡導大家多了解一些電子前沿技術,這對開闊我們郵政技術維護人員的眼界有很好的幫助。”一直喜歡鉆研技術的彭杰如是說。在每周的班前會和每月的質量分析會前,班組都會先進行一段時間的技術學習,大家相互交流各自實際工作經驗和心得體會。同時,班組還專門建立了技術交流QQ群,經常將實際工作中遇到的技術故障現象以及處理方法的文檔放在群文件里供大家下載學習。
巧用心機 多管齊下管理
管理工作在包分機維護中同樣不可或缺。管理不到位,什么機器都成不了“良機”。因此,維護一組巧用心機,多管齊下抓好管理。責任到位是根本。各個時間段、機器各個部位由誰負責、由誰做好質量專項監督都一一明確落實,班組根據反饋情況進行績效考核獎懲。“大家責任分明,又有質量監督人員做好反饋,這讓包分機日常維護工作有了基礎保障。”有多年班組管理經驗的李兵說。
不斷創新維護管理模式,以解決維護過程中遇到的難題,也是維護一組采取的有效措施。創新備件管理就是其中之一。包分機配件備用品種較多,常用的就達上千種,但一些非通用備件由各個不同廠家生產,這就造成了備件采購到庫周期不同、不同備件相對損耗頻率又不同,因此造成了庫存閥值數量無法制定。經過一段時間的摸索,維護一組在備件管理上逐漸走向了科學動態化、精細化:對備件集中有序分類上架、入柜,并做好醒目標志,做到備件單冊與實物型號、數量保持絕對一致;對設備磨損件進行及時動態跟進觀察,結合易耗品每日數量進行清點復核,制定出最低數量的安全閥值,備件量低于安全數量及時進行申報補充,確保不會因缺配件而影響設備維護;根據電控備件參數特性確定可替代型號及制定臨時技術應急處理辦法。如此一來,包分機運行至今,未出現一起因缺備件影響維護保養工作的情況。
針對傳統的預警預修需較多的停機維護保養時間的情況,結合生產實際將保養項目以模塊化分類方式管理也是創新維護管理模式的內容。維護一組將保養維護方式主要劃分為“淡季保養類”“應急替換類”“每日必檢類”三大類,在保證設備可靠性、穩定性的基礎上,實現將停機維修時間壓縮到最短。
隨機應變 革新破解故障
一路走來,維護一組針對不同機器部件,隨機應變,將技術革新充分應用于包分機的維護中,大大提升了機器運行效能。
在2016年的設備巡檢中,維護一組發現包分機上固定托盤小車電機的螺栓存在容易脫落的故障隱患,且一旦脫落將對包分機主環造成不可想象的嚴重損壞。通過對該處結構進行研究,班組自行加工制作了一副簡單可靠的電機固定支架,從而有效防止電機掉落。該項技術看似“小改造”,但可行性強、成本低、作用大,得到了上海郵政科研院認同,并立即將該方案在全國推廣。
在包分機半自動供件臺頻繁發生“速度反饋裝置失效”故障后,通過監測,維護一組發現是速度反饋裝置中的碼盤撞毀光電開關所致。此類故障出現頻繁,且每次維修時均需要停機1~2小時更換新軸承,極其耽誤時間。在兩位組長的帶領下,通過采用雙齒輪嚙合安裝碼盤的方式對其進行了改造,改造后的新裝置實現了可靠的傳遞轉速,每年還能減少上萬元維修費。這項技術革新成果被寫成《MPF600型包件分揀機供件臺速度反饋裝置技術改造探析》論文,在《郵政研究》雜志上發表,并在一年一度的包分機交流培訓會上和全國同仁們分享。
“小技改,大效用”,類似這樣的技術革新不勝枚舉:包分機格口60CM皮帶機,因每天運轉長達18個小時以上,滾筒軸承磨損失效頻率較高,旺季平均每周需要更換一臺新軸承,每次更換均需花費3小時,極為耗時,班組采取將滾筒托架進行U形開口改造,從而改變了滾筒拆裝方式,使維修時間縮短到20分鐘以內。包分機原OBR擋光板安裝在支架前方且為金屬板,時常出現因抖動造成激光對焦的遮擋,致使OBR誤讀率下降,他們將其改造成輕型泡沫板且將安裝位置改在支架后方,從而徹底排除該故障隱患,確保了OBR讀取率不受影響。
“他們這些小技改小發明太有用了,我們喜歡叫他們‘土專家’。包分機能有目前的這個功效,全靠他們愛動腦筋,使包分機成為‘良機’。這給我們生產上帶來了大大的便利,也有效提升了生產力。”郵件處理中心流水線作業班組生產人員王曉波對技術維護人員贊不絕口。